外媒關注:“健康絲綢之路”擴大中國影響力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道 據巴西“其他聲音”網站2月17日報道,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馬薩卡醫院正在進行擴建。該醫院的牀位將從330張增加到至少830張,並將成爲該國主要的教學醫院。

據報道,中國於2011年協助建造了該醫院,並派遣醫療專家支持其運營。

報道稱,中國的支持在馬薩卡醫院的各個角落都可看到。醫院入口處的一塊牌子上列着目前在該醫院工作的中國專家名單。此外,該院院長讓-達馬西恩·漢尤維姆弗拉表示,中國每年都會派遣新的醫療專業人員。

在醫院入口處,有一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小牌子。漢尤維姆弗拉說:“美國曾幫助我們開展培訓,但現在這項支持被暫停了。目前我們還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爲相關人員已經接受了培訓,但未來可能會出現缺口。”

這一情況發生在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決定從1月20日起暫停所有對外援助90天之際,隨後馬斯克推動關閉USAID。與此同時,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也可能影響盧旺達的衛生部門。

據報道,中國很可能會通過雙邊方式幫助像盧旺達這樣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

報道稱,中國多邊合作計劃“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是幫助較貧窮國家發展基礎設施,而近年來頻頻被提及的“健康絲綢之路”被視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人士指出,“健康絲綢之路”包括醫療設備和醫療服務等。

報道稱,在地緣政治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正通過“健康絲綢之路”擴大其在非洲及其他地區的影響力。

據報道,在拉美,美國撤援後出現的巨大資金真空也爲中國向巴西、哥倫比亞、秘魯等國提供更多援助創造了空間。

中亞國家塔吉克斯坦宣佈削減其艾滋病、結核病、瘧疾和婦幼保健項目。該國衛生官員表示:“在USAID未來援助機制明確之前,我們將尋找其他方式繼續開展工作。”

報道稱,美國外交學會全球衛生專家黃嚴忠認爲:“通過‘健康絲綢之路’、人員的戰略部署以及與發展中國家日益密切的關係,北京正開闢一條通往全球衛生領導地位的道路。”(編譯/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