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美把臺當檸檬擠 陸官媒:對等關稅給「倚美謀獨」響亮耳光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影響8月以後美國與全球的經濟。(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美國新一輪「對等關稅」清單正式公佈,臺灣未獲豁免,被列入20%關稅稅率名單,並被歸類爲「貿易關係未達互惠標準」的對象之一。大陸官媒《環球時報》今(2)日也發表社評指出,賴清德當局出賣臺灣核心優勢產業,換來美國對臺課徵高關稅,這是對民進黨「倚美謀獨」路線的最大諷刺,同時引用外媒報導美臺關稅談判中,美方代表「把臺灣當檸檬一樣擠」。

《環時》以《「對等關稅」給了「倚美謀獨」一記響亮耳光》爲題撰文指出,20%的稅率徹底擊碎賴清德政府所謂「比照日韓待遇」的論調,更讓其長期奉行的對美「滑跪」姿態淪爲諷刺。社評直言,民進黨對美示好多年,結果卻被列爲重稅對象,反映出臺美之間從未存在真正的「對等關係」。

社評引述《南華早報》報導指出,若欲在美方8月7日新關稅生效前爭取較優惠待遇,臺灣「必須作出全面讓步」。臺灣島內媒體則質疑,爲了換取美方20%的更優惠關稅,賴清德政府又將「割什麼肉」?「還給得起嗎?」

社評表示,面對美國濫施關稅、單方面挑動全球貿易戰,堅決實施必要的反制措施,不僅是爲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爲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在第一波「對等關稅」的衝擊下,不僅中國大陸以堅定的態度、有力的措施,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肯定和支持,大多數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如歐盟、日本等,都爲維護自身利益不同程度地與之抗爭。

社評稱,相比之下,宣揚「美臺是朋友」的賴清德當局,「滑跪姿」之迅速、徹底令人瞠目,不僅沒有對臺灣利益的任何維護,反而宣稱「臺灣多年來一直希望加強與美國的經貿合作」,美方的「對等關稅」則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機會」,還拋出「吃苦當作吃補」的謬論。

▲臺灣團隊依舊努力向美國爭取談判,希望更優惠關稅。(圖/路透)

社評指出,「然而主動出賣臺灣核心優勢產業,換來的卻是美國對臺課徵高關稅,這是對民進黨『倚美謀獨』路線的最大諷刺。」

社評進一步引述多家外媒報導。今年4月《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據諮詢公司Evercore的計算,臺灣對大多數進口商品僅徵收2%的關稅。事實再次證明,美國根本沒有、也不會把臺灣當作「平等夥伴,而只會把臺灣當作可隨時交易、盤剝的棋子。美國《政治新聞網》也披露,在美臺關稅談判中,美方代表「把臺灣當檸檬一樣擠」,其作威作福之態可想而知。

社評強調,明眼人都看得出,即便經過「談判」之後美國對臺關稅有所下調,那必然也是民進黨當局捧出了「更肥的肉」,來補上華盛頓因關稅下調而產生的「損失」,這隻會是一個臺灣單方面進一步向美國讓利的過程。

最後,社評指出,臺灣經濟要發展,民衆要過上更好的生活,本來是有更大機遇的。例如,兩岸經濟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等方面各具優勢,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緊密聯結,推進產業合作有利於兩岸企業發展。然而,賴清德當局一味隨美起舞「脫鉤斷鏈」。關稅風暴撕碎了賴清德當局所有粉飾的幻想,更敲響了臺灣社會自我覺醒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