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探搜-低波動環境中 聚焦收益增強策略
預期外匯市場波動將較上半年溫和。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元指數日線圖
G10貨幣與新興市場貨幣的3個月隱含波動率
第二季整體外匯市場基本缺乏方向性,在此之後,美元疲勢在夏季出現了一些逆轉。而由於選擇權波動率下滑有利於息差策略,高息貨幣表現出色。當前全球成長預期有所下修,關稅最糟時候似乎已經過去,美國聯準會料將在本月稍後重啓寬鬆。預期外匯市場波動將較上半年溫和。
然而,波動率下降並不意味着主要匯率已達到均衡點,新的趨勢正逐漸形成,尤其是前景看淡的美元。歐洲(特別是法國)和亞洲政治不確定性上升,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對維持市場穩定有着關鍵作用。
有鑑於此,聚焦在匯率的結構性因素,例如估值和國際收支情況。採取以成長爲主的套利策略,有助於降低匯率變動造成的負面影響。
目前外匯市場的短期選擇權波動率在7.75%,距離2019年的6%不遠。低波動率是否意味着市場對於潛在風險過於掉以輕心呢?答案不是簡單的「是」或「否」。相較今年上半年,市場面臨的挑戰的確要緩和得多。關稅不確定性最嚴重的時期似乎已過去,主要央行仍在寬鬆道路上,而美聯準會即將加入。
此外,全球人工智慧採用率上升有望帶來投資和生產力大幅改善,創造更廣泛的機遇。俄烏戰爭結束則是另一個潛在的有利因素。
這些正面發展支持十國(G10)貨幣選擇權平均波動率走低,甚至可能再跌1~2個百分點,回到疫情和俄烏戰爭前的水準。此外,不少新興市場貨幣受到高度控管,波動性也會較低。
然而,投資人仍應保持一定程度的審慎。市場低估了概率低但影響大的「尾部風險」,例如,關稅對全球成長的最終影響未明,政策利率會降到何處也不可知,尤其是美國。
更重要的是,低波動的外匯市場對投資人意味着什麼?儘管區間交易策略不太有吸引力,但退場觀望並非良策。部份不對稱波動策略蘊藏機遇,特別是當市場形成長期的方向性共識時,例如G10和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具強勁的升值潛力。
另外,交叉貨幣中估值偏低與長期基本面背離下的機會也值得關注,這包括日圓、澳幣、挪威克朗或瑞典克朗。在新興市場,看好巴西幣、墨西哥披索和南非幣等,這些貨幣的名目和實質息差較高,爲下行風險提供了緩衝。
在低波動率環境中採取賣出波動率策略時,可專注具有高度方向性題材的貨幣,這能幫助投資人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部位。長期指引(雖不常見)基本考慮了估值、國際收支情況和經濟週期,以評估某一貨幣的風險調整後報酬率。
有鑑於此,對於基準貨幣利率處於下跌趨勢(例如美元和英鎊)、實質利率相對中性且貨幣已大幅升值(例如歐元)或利率接近於零(例如瑞郎和日圓)等投資人來說,賣出外匯波動率以提高收益仍然可行。對於有意建倉亞洲貨幣以提高多元化的美元投資人,對澳幣、新加坡幣和人民幣採取賣出波動率策略,將有助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