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攜手中國自駕新創Momenta 明年起於歐洲啟動自駕計程車測試

Uber與中國自駕技術新創Momenta宣佈,預計從2026年起在歐洲展開自駕計程車服務測試,首個測試城市選定德國慕尼黑,未來更計劃逐步擴展至其他歐洲市場。

Momenta表示,選擇慕尼黑作爲啓動點的原因,主要看重當地深厚的工程研發基礎、完整汽車產業生態鏈,以及對創新技術的開放態度。初期測試將搭載安全駕駛員,以Level 4自駕技術爲基礎,並且透過Uber平臺串接叫車需求,逐步推動無人駕駛服務落地。

Momenta技術背景與歐洲競爭格局

Momenta成立於中國,是最早投入自駕研發的新創之一,自2018年起已經在中國境內多個地區進行自駕測試,並且計劃於2026年在上海啓動商業化服務。除了自駕計程車,Momenta也爲多家車廠提供ADAS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其中包括Mercedes-Benz與Audi等車廠,目前累積搭載數量已經超過40萬套。

Uber過去曾投入自駕車開發,但在2020年因安全事故與Waymo訴訟事件後,後來決定退出自研路線,轉而與多家自駕技術供應商合作,包括文遠知行 (WeRide)、小馬智行 (Pony.ai)、Wayve,以及此次宣佈合作的Momenta等。

雖然歐洲自駕車市場啓動較慢,但近兩年已加速追趕。百度旗下Apollo Go不久前已經宣佈將在瑞士進行自駕計程車測試,而中國另一家新創文遠知行也於今年初在瑞士展開試點,並且在法國推出自駕接駁服務。

而目前Uber加入自駕計程車市場之後,將使歐洲成爲繼美國與中國後,競爭自駕計程車市場的第三大舞臺。

挑戰與機會並存

依據德國法規,Uber與Momenta必須獲得政府核可,並且劃定允許運行的地理圍欄 (geofenced zones)才能在當地道路實際營運。這也顯示,自駕車商業化的挑戰除了技術,還涉及監管合規、消費者接受度與保險制度調整。

若能在德國成功起步,意味Uber將能進一步推進歐洲的自駕服務發展,甚至將相關經驗複製至其他主要城市。對Momenta而言,則是首次大規模進軍歐洲,若能借此打開市場,將有助於其技術出海與品牌國際化。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