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AI數據、低空技術應用!陸釋放智慧農業更大潛能

陸釋放智慧農業更大潛能。(大陸央視)

陸釋放智慧農業更大潛能。(大陸央視)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報導,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慧、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當前,智慧農業憑藉科技賦能、創新驅動特質,不斷打破傳統農業發展桎梏,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成爲大陸農業變革與鄉村發展的關鍵力量。

近年來,從河北深州科技種桃到江蘇無人化農場,再到山東自動水培溫室技術推廣,到處都展現智慧農業魅力。多種空天地全方位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耕種管收各環節廣泛應用,各類數位化應用場景下的「新農具」層出不窮。

《「十四五」國家資訊化規畫》《「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畫》《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等文件推出,建立智慧農業工作推進機制、專家諮詢委員會、創新應用項目,深入開展國產化技術中試熟化、推廣應用,加速推廣應用相關技術。

數據顯示,目前已累計支持建設國家數位農業創新中心、分中心34個;「農事直通」APP註冊用戶數已達108萬;「全農碼」實現「地、人、物、財、事」有效關聯,累計賦碼逾22.76億個。

一些問題也確實存在。例如,農村網路覆蓋不全、技術成本高和數據應用存在壁壘;跨部門數據孤島問題凸出,。另外,農村地區數位素養相對較低,傳統觀念制約技術推廣,產業配套資金持續性不足。需多措並舉釋放智慧農業更大潛能。

在頂層設計、技術創新和人才支撐等多領域同向發力。在增強資訊網路覆蓋、加強資訊化產品裝備配備同時,加大財政與金融支持力度,給予一定比例補貼、減免稅費,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助推智慧農業金融產品。建立國家級農業大數據平臺,打破數據壁壘等。

持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積極開拓智慧農業市場。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研發適合本地農業生產的感測器、無人機、智慧農機裝備等技術產品,加速智慧農業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的進程。

培養高新科技農業企業。推動農業龍頭企業與科技公司開展合作,探索「技術入股+收益分成」機制,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等發展農業數據增值服務,如基於大數據的農產品期貨保險、精準行銷平臺,拓展企業盈利管道。此外,要培育專業人才隊伍,提升農民參與能力與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