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嬰定型化契約預告修正 家長提供藥單避免餵藥案重演

2023年新北市幼兒園喂藥案震驚社會,並引發教保員與家長關係緊張,衛福部昨預告「託嬰中心定型化契約」相關修正草案 ,要求家長提供院方開立藥單或藥包,以便教保員正確喂藥,避免爭議;圖爲託嬰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新北市幼兒園喂藥案震驚社會,並引發教保員與家長關係緊張,託嬰中心孩童年齡爲0至2歲,無法自行表達意願,喂藥過程需更加謹慎。衛福部昨天預告「託嬰中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部分規定修正草案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說,爲避免喂藥案重演,本次修正要求家長提供院方開立藥單或藥包,以便教保員正確喂藥,避免爭議。

張美美表示,幼兒園喂藥案發生以後,許多家長及託嬰中心人員均表達擔憂,託嬰中心教保員依規定可協助喂藥,過去做法是家長填寫喂藥單,可註明含餵食藥品及使用方法等,爲強化雙方對餵食藥品認知,避免喂藥爭議,本次在定型化契約內容中,要求家長提供醫療機構藥單或藥包,未來教保員餵食時,可避免餵食過量、時機錯誤等引發疑慮。

依現行規定,兒童疑似感染或罹患衛福部公告之法定傳染病、腸病毒或其他傳染病,應即在家休息,兒童家長不得拒絕託嬰中心要求停託。張美美表示,本次修正草案擴大範圍,若託嬰中心發現孩童健康狀況不佳,即可要求家長接回,且家長必須配合,不得拒絕要求,此調整是爲避免孩童健康問題難以認定是託嬰中心照顧問題或送託時狀況就不佳,衍生託嬰爭議。

嬰幼兒時常罹患腸胃炎,張美美表示,過去腸胃炎有好發季節,近年國內腸胃炎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孩子罹病,已無高峰期、非高峰期之分,且衛福部疾管署已調整列管規定,本次定型化契約中,將腸胃炎孩子請假列爲常態病假,家長申請退費等規定,比照一般病假、依請假日數退還平均月費。連續請假5日以上者,依請假日數退還餐點費。

另,張美美表示,本次修正草案,調整部分文字,強化部分過去未明訂內容,如孩童託嬰期間若發生緊急事故處理,就醫費用明訂應由家長負擔;契約簽訂時,託嬰中心應提供立案證明影本予兒童家長,並把相關人員合格證照、立案證書掛在託嬰中心明顯可見處。

託嬰中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是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張美美表示,契約相關內容最初在111年3月22日,經與地方政府、託嬰團體、消保官討論後,由行政院消保會審議後通過,並在同年9月1日生效,目的是保障託嬰中心及家長雙方權益,減少爭議,本次修正將預告2個月後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