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繮野馬進校園!延平國小推生命教育 學生好驚喜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國小20日舉行一場別具風格的生命課程,將馬兒帶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學習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延平國小提供)

四年級餘同學展示馬術。(延平國小提供)

108課綱強調多元教育,其中生命教育課程是各校積極推廣項目,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國小20日舉行一場別具風格的生命課程,將馬兒帶進校園,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學習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另課程也結合成語「脫繮野馬」、「馬齒徒長」,讓學生一邊學習生命重要性的同時,也加深孩子成語印象。

延平國小校長陳清義表示,此次課程安排發想於的四年級餘同學,其學習馬術動機於崇拜馬術冠軍的親戚,學習後也想將馬兒相關的知識、經驗分享給其他同學,在校方、家長和山海觀馬術俱樂部合作下成功促成此次活動。

陳清義說,課程中除有餘同學騎在馬匹上,向同學展示繮繩作用,還有俱樂部教練介紹馬匹知識,像是馬兒的頭、眼睛、牙齒到身體各部位,另也融合成語典故,讓學生一邊學習尊重生命,一邊也能加深對於成語的印象與瞭解。

陳清義介紹,餘同學今日化身國語小老師,騎在馬兒身上展示踢其肚子1下代表走,踢2下是跑,繮繩一拉則是停止,並向大家介紹「脫繮野馬」典故,若沒有繮繩,馬兒就會亂跑。

陳清義分享,自己經過此次課程學習才知曉馬兒是非常怕聲音驚嚇的動物,所以活動前也與學生約定,今日都不能大聲鼓掌,要改用2只食指對拍,另因馬兒是敏感動物,所以僅於上課時間會將馬兒從運送車輛牽引下來,並笑稱就怕馬兒被下課時活潑的學生嚇到。

陳清義表示,今日活動非常受孩子歡迎,除看到學生露出驚喜神情,對於主持人介紹馬兒問答也都非常踊躍,並舉例活動介紹「馬齒徒長」成語時,學生對於典故原因紛紛發表不同看法,最後再由主持人統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