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國小推動月經平權教育 打破學生偏見

八德區的茄苳國小教師團隊合作推動月經平權教育,從學生自身經驗出發,打破月經偏見,成爲月經平權的小推手。(茄苳國小提供)

桃園市教育局鼓勵學校結合創新理念,發展出特色優質的活動課程,八德區的茄苳國小教師團隊合作推動月經平權教育,從學生自身經驗出發,打破月經偏見,成爲月經平權的小推手。

茄苳國小5位教師合作自編教材,發起推動月經平權的課程,旨在打破學生對月經的迷思與偏見,並藉由批判思考和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學生們瞭解月經是自然的生理現象,進而反思社會中對月經的污名化和禁忌,學習如何尊重與支持月經平權。

課程從孩子的自身經驗出發,透過情境故事討論、覺察與辨識存在的月經禁忌,進而進行理性分析,思考禁忌的合理性,並反思當中對女性月經污名化。設計教案的老師們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讓學生自在地討論月經,消除不必要的羞恥感,並建立正確的知識。

教師們也帶領學生換位思考,學習同理心,理解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面臨的不便,讓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鳴與支持,並深刻體會到月經平權的重要性。校長鄭友泰強調,這不僅是生理教育,更是情感教育,希望學生能夠學會關心他人,理解性別差異的獨特經歷。

課程還帶領學生放眼國際,讓孩子們瞭解世界各地,尤其是尼泊爾、非洲等國家,女性在月經方面所遭遇的不平權現象,並思考如何以具體行動,發揮小小影響力,匯聚成爲推動月經平權的巨大力量。

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創意與熱情。他們利用AI改編童話故事,製作月經平權宣導海報,並在社羣媒體上播放自創的月經平權歌曲,積極參與宣導與倡議。同時,他們還提出了創意點子,在學校內建立一個「月經小屋」,並將這個概念與尼泊爾不人道的月經小屋進行反差對比,取名爲「月悅小屋」。

在這個有趣且富有意義的計劃中,校長鄭友泰也大力支持,捐助了自己的帳篷,家長會副會長鄭喜文得知師生的創意發想,主動提供露營設備與配件。學生們在這些資源的支持下,積極動手佈置出「月悅小屋」。除了提供友善衛生棉外,還放置了有關月經知識的繪本,並提供舒適的座椅、熱敷墊、暖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