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10年該這些事!4%法則竟是美麗誤會?「誤踩1地雷只會越存越窮」
有錢絕對不該拿去銀行定存,只會讓你越存越窮。(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據統計,國人平均實際退休年齡約爲61至64歲,理想平均退休年齡則是56 歲,退休是人生中另一段全新旅程開始,對於準退休族羣來說,財務安全是最優先考量,退休準備一定要提早,且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採用不同儲蓄與投資方法,以有效累積資產。
面對臺灣高齡化趨勢,個人理財規劃應從單純的「存錢」思維,轉變爲一個涵蓋風險管理、長期現金流創造、以及跨越人生各階段的動態調整策略,才能真正實現財富成長,確保退休生活無憂。
一般來說分爲三大階段,包括累積期、財富成長期、退休期;第一階段爲累積期,約25至45歲,在此階段,重點是養成儲蓄習慣,而非過度追求高投資報酬率,其次是逐步提高提撥率,從25歲到35歲時,每月強制提撥收入的10%;隨着收入成長,在35歲到45歲時,將提撥率提高到15%。
第二階段是財富成長期,約45至65歲,多元化投資至關重要,此階段已有一定財務基礎和投資經驗,應採取更多元投資方式來加速財富成長,再結合不同工具,可以考慮搭配如購入不動產或長期存股等方式,這些都是可行策略,目標是透過投資組合「用錢去滾錢」。
(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美中關稅戰又殺翻股市!國安基金臨危救火能抄底?「護盤順風車股出列」市值、高息ETF也有份
臺股明日恐「連滾帶爬」跌千點!國安基金護駕有用嗎?「法人推估最慘跌點曝光」止跌要看5大訊號
退休存3千萬很難嗎?月存1.1萬可達標 若有勞保勞退「900萬就能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