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都更 嘉市小小北工作站4月9日啓用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市府規畫文化新絲路2.0三大計劃區示意圖。(嘉市府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市政府爲鐵路高架化工程能縫合都市空間、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規畫嘉義大車站,推動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的「小小北」都市更新,涉及1300餘位地主的權益及意願,市府將於9日啓用「小小北都更駐點工作站」推進都更。
嘉市都市發展處指出,嘉義大車站計劃範圍是博愛路以東、鐵路以西、嘉雄陸橋至北興陸橋之間,共約19公頃,包括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及小澎湖、小副瀨、北港車頭周邊地區,涵蓋慶安裡、後驛裡、福全裡3個裡,土地所有權人1325人、建物所有權人496人,門牌戶數約1030戶。
嘉義大車站計劃將打造成新地標、新門戶、新樞紐及藝文商業特區4大亮點,串聯臺鐵、林鐵及積極爭取中的藍色捷運輕軌。
都發處長許懷羣說,大車站計劃是文化新絲路2.0三個計劃分區之一,爲促進交通動線便利,擬開闢南北向的C道路連接新國道客運轉運站及臺鐵車站、東西向的B道路連結美術館與博愛路。車站周邊的都市更新攸關後火車站區整體發展,去年辦理多場都更說明會,北港車頭、小澎湖、小副瀨民衆意願明顯,會優先推動。
市府在先期轉運中心1樓近2號出口處,向國光客運租用1年場地,設立「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展示大車站計劃及周邊土地都更的初期規畫資料及圖示,並派員進駐說明。
後驛里長陳其生指出,小澎湖、小副瀨早期很多居民來自澎湖、東石鄉副瀨村而得名,此處街道巷弄狹小,甚至僅容機車通行,房子老舊,老人家多,對拆遷已心裡有數,最關心道路拓寬、徵收土地、拆遷補償金等問題。
交通部鐵道局公佈嘉市鐵路高架化C612標工程,包括嘉北高架車站施作橋墩柱、橋樑上部結構、月臺鋼構吊裝、機房棟;嘉義高架車站施作樁基礎、臨時站內人行天橋;北迴歸線車站施作島式月臺、跨站站房、機房棟,至今年2月底執行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