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大車站西側優先區都更 嘉義市成立全市第1處都更工作站
「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今正式揭牌。(呂妍庭攝)
嘉義市長黃敏惠今與多位議員、貴賓到場爲工作站揭牌。(呂妍庭攝)
都更計劃人員分享都更經驗。(呂妍庭攝)
市府都市發展處畫出小澎湖地區、乙種工業區及北興街南側地區等3處示範區要優先推動。(呂妍庭攝)
嘉義市推動「嘉義大車站西側地區第一期都市更新計劃案」。(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推動「嘉義大車站西側地區第一期都市更新計劃案」,爲讓民衆更瞭解都更案,特別成立嘉義市第一個都更駐點工作站,並以畫設優先區,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區域來名命,將工作站取名爲「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今工作站正式揭牌,未來每週固定時間對外開放,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大車站西側,即後站都更案已整合多年,希望藉由工作站,和民衆聊一聊、談一談,大家攜手共創未來,讓嘉義大車站成爲有故事的都更案。
嘉義鐵路高架化進行中,因應高架化的都市縫合,市府推動面積達19公頃的嘉義大車站西側地區第1期都市更新計劃案,其中包括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分區「小小北都更」案,經瞭解民衆意願後,市府都市發展處畫出小澎湖地區、乙種工業區及北興街南側地區等3處示範區要優先推動,同時成立駐點工作站,期加速更都案腳步。
黃敏惠今與多位議員、貴賓到場爲工作站揭牌,表示作爲嘉義市第1處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其成立不僅是「嘉義大車站計劃」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翻轉小澎湖、小副瀨及北港車頭區域的全新開始。
黃敏惠說,嘉義火車站後站、前站發展情況不一,現透過鐵路高架化,有望改變前後站給人印象上的落差,目前市府針對嘉義大車站都更計劃區有很多規畫,也有居民有意願畫入優先區,爲促進與在地居民的交流和形成共識,「小小北都市更新工作站」正式設立,目前進駐嘉義轉運中心1樓。
黃敏惠說,區域發展2、30年,地方上累積很多人文和故事,歡迎居民到工作站聊一聊、談一談,未來大家攜手共創,一起參與,讓「小小北都更」案成爲有陪伴、有故事的都更案,一起逐夢踏實。
「小小北」原是當地舊地名,都發處說,工作站名稱親切、富有人情味,未來工作站每週二、四下午2點到6點,週六下午1點至6點固定開放,將成爲市民瞭解都更、分享意見的重要平臺,強調,這不僅是硬體的都市更新,更是一段承載人文記憶與社區情感的過程。
今活動邀請嘉義高商師生以及博愛社大等在地文史工作學者進行分享,學生們透過探訪,瞭解在地歷史與文化,將年輕世代的創意與活力揮灑於藝術作品之上,展現後站地區不同層次的歷史。
另「小小北都市更新駐點工作站」的招牌設計別具匠心,由市府前地政處處長饒嘉博親自題字,並由在地藝術家張福升以檜木燒烙工法精心製作,此外,招牌所使用的檜木材料來自嘉義市老屋拆除後保存的舊建材,象徵着都市更新的傳承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