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頭疼,擦鼻涕擦到懷疑人生?這是鼻竇長期被炎症“佔領”了!務必精準治療
呼吸只能靠嘴,擦鼻涕擦到懷疑人生,突如其來的頭疼…...你有這樣的呼吸之痛嗎?正是踏青賞花季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門診又進入一年一度的看病高峰期。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鼻科主任醫師李厚勇教授指出,不少人反覆經歷這些症狀,誤以爲自己只是在反覆感冒或是普通的過敏性鼻炎,殊不知可能是慢性鼻竇炎在作祟。通過自查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息肉
鼻竇長期被炎症“佔領”?據估計,中國約1.07 億人患有慢性鼻竇炎,其中約1/3爲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部分患者存在易反覆發作,且遷延不愈的特點。
事實上,鼻竇是鼻腔周圍骨頭內的空腔,就像是鼻腔裡的“小房間”。炎症就是房間裡的“不速之客”,它長期賴着不走,從而導致鼻竇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引發慢性鼻竇炎。
大家對過敏性鼻炎比較熟悉,但是對鼻竇炎伴鼻息肉這塊還是有點陌生。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有什麼不同呢?李厚勇指出,過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炎症,而鼻竇炎是鼻竇內黏膜的炎症。過敏性鼻炎發病率高達17%,慢性鼻竇炎包括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或者不伴鼻息肉的發病率也不低,在國內的人羣可以佔到8%。也就是說,14億人口中有1個多億是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或者是不伴鼻息肉的這一類的患者。
鼻竇炎和過敏的反應是相互交織的,部分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會引起鼻竇炎的發生,甚至會引起鼻息肉的發生。患者個人的解剖結構的異常也是引起鼻竇炎的病因。再一個就是感染因素,包括細菌菌羣失調,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抗原的作用,以及細菌生物膜的作用都會引起慢性鼻竇炎。
如何判斷是不是鼻竇炎在作祟?“過去很多人不把流鼻涕、鼻塞當回事,也很少到醫院去看。現在大家對鼻炎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李厚勇介紹,第一是否有鼻塞,第二是否有鼻腔涕的增加,無論是清水鼻涕還是黃膿的鼻涕,這種時候基本上是有鼻炎或者是鼻竇炎。如果想要準確鑑別,務必要到醫院來做相應的檢查,包括鼻內鏡或者是鼻竇CT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鑑別。通過自查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息肉,只有到醫院來做一些檢查,這樣才能明確診斷。
精準治療這個難纏的“小惡魔”
很多慢性鼻竇炎的患者將這種病稱爲難纏的“小惡魔”。“鼻竇炎治療起來比較遷延,是因爲和疾病的本身因素有關係,因爲它容易反覆,很難完全根治。”李厚勇坦言,只有一部分患者通過一次手術就能完全解決問題。不同的鼻竇炎的類型和不同類型細胞浸潤的鼻竇炎,復發的機率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爲主的慢性鼻竇炎伴或不伴鼻息肉,佔到所有慢性鼻竇炎當中比例大約爲16%,就是1/5左右。它屬於比較難治的一類慢性鼻竇炎,無論是手術還是藥物治療都會反覆發作。
目前,專家們開始用生物製劑來作爲這類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精準治療方式。
“過去的藥物治療包括用激素也是通過針對這些炎性因子起到作用,但是沒有這麼精準,它比較寬泛。”李厚勇教授指出,生物製劑是針對細胞因子白介素-5、白介素-4、白介素-13甚至現在有細胞因子胸腺基質淋巴細胞刺激素的抗體,這些抗體精準阻斷了炎症因子向下遊信號通路的傳遞,就避免了炎症的級聯反應,避免了息肉和炎症狀態的持續存在,這樣就會減少息肉的大小,緩解患者的症狀,改善鼻竇炎的病情,所以它相對來說是比較精準的治療方式。
目前,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加生物治療,逐步推進。專家們特別強調鼻竇炎要正規治療。在藥物治療沒有效果的時候要及時手術,及時用生物製劑,既要避免濫用也要避免不用,這樣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治療的效果。對慢性鼻竇炎還是強調規範化的藥物治療,包括抗組胺藥、黏液促排劑、鼻用激素、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以及鼻腔沖洗等,經過兩到三個月的治療之後沒有效果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肯定是以規範化的鼻內鏡手術爲主。做了手術之後,可以根據病人炎症的不同類型判斷他的預後,嗜酸性粒細胞性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複發率可以達到90%以上,對於這樣類型的慢性鼻竇炎我們現在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生物製劑,結合生物製劑的治療可以延緩它的復發,減輕它的症狀,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