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燒香「兒童急性鼻竇炎風險增逾2倍」 醫:洗鼻無助治療

▲燒香是臺灣人常見生活習慣,但最新研究發現家中若常燒香,兒少罹患急性鼻竇炎風險會上升。(示意圖/CFP)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民衆多以爲急性鼻竇炎就是感冒、感染引起,但國內最新研究顯示,「家中燒香」與「3個月內使用抗生素」也可能提高發病風險,分別上升2.45、8.04倍;某些家長擔心常擤鼻涕容易形成鼻竇炎,研究則未發現顯著關聯,甚至可使治療反應更好,另洗鼻子則對治療無益。

這項研究由臺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終生名譽理事長、臺大醫院李秉穎醫師,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副院長邱婷芳及團隊進行。研究於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間招募228名4至18歲兒童,並分爲急性鼻竇炎組、過敏性鼻炎組及對照組,再透過問卷收集個人的家庭環境、生活習慣和病史,並排除慢性鼻竇炎等不符條件個案。

針對研究結果,邱婷芳說明,研究發現急性鼻竇炎組有較高比例家中每日燒香,3個月內曾使用抗生素者也顯著較多,而進一步的分析發現,每日接觸燒香的孩子,罹患急性鼻竇炎的風險是家裡沒燒香者2.45倍;3個月內用過抗生素者,風險則爲8.04倍。

針對燒香與鼻竇炎關係,邱婷芳解釋,香火燃燒會釋放甲醛、苯等化合物,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長期可能傷害兒童未成熟的呼吸系統,進而提高鼻竇炎發生率。

對於3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成爲風險因子,邱婷芳則說,這可能與治療不完整有關,尤其某些家長常在孩子症狀緩解後3至5天便自行停藥,導致感染未完全清除,甚至產生抗藥性,正確做法是療程至少應持續7至10天,嚴重者更需達14天。

▲研究證實常擤鼻涕不會增加鼻竇炎機率,甚至有助治療反應。(示意圖/CFP)

有民衆擔心孩子若經常擤鼻涕,可能使鼻涕進入鼻腔更深處,恐造成鼻竇炎,不過邱婷芳說,此研究發現擤鼻涕並不會增加罹病風險,甚至有較佳治療反應,建議家長提醒孩子擤鼻涕時,應「嘴巴張開、單側輕擤」,不要雙側同時用力,以免壓力過大恐誘發中耳炎。

對於鼻腔沖洗,邱婷芳則說,分析結果顯示對急性鼻竇炎的抗生素治療反應沒有顯著益處,但也無明顯害處,僅能提供短暫舒緩。研究相關成果已於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MC Infectious Diseases》。

臺灣許多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對此,邱婷芳提醒,病童若長期暴露在香火環境中,症狀容易加劇,家長宜考慮以燈光取代香火,降低呼吸道負擔。

邱婷芳並強調,除了避免二手菸、香火暴露之外,疫苗可有效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進而減少急性鼻竇炎,且以往研究也證實,隨着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普及,細菌引起的急性鼻竇炎已下降,故若能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等預防感染武器,將可減少上呼吸道感染髮生率,也能降低急性鼻竇炎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