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心悸不是「小鹿亂撞」!醫師示警:可能心衰竭

▲突然感覺心跳異常,恐怕是心臟出了問題。(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與冠心病等疾病,是威脅國人健康的重要隱憂。長庚醫院於政大舉辦「大師開講.衛教講座」首場活動,集結五位專家,分享案例與防治方法,提醒民衆從日常生活做起,並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守護心臟健康。

一名丁姓女患者因心律不整長期用藥,近半年心跳異常頻繁,稍微活動即氣喘,檢查發現心臟功能降至35%,並出現心衰症狀。經3D燒灼手術及團隊照護後,功能回升至70%,順利重返工作,成爲病友典範案例。

基隆長庚陳韋翔醫師指出,正常心跳爲每分鐘60至100下,異常快或慢都需警惕,常見原因包括肥胖、藥物、菸酒及自律神經失調。心房顫動更會導致中風與心衰竭,出現心悸、胸悶或呼吸急促時應立即就醫。

臺灣心律學會提出「心房顫動543」口訣:五大好發族羣、四種典型症狀與三大心跳指標,幫助民衆識別異常。醫師提醒,忽快忽慢或心跳強弱不一,皆可能是病兆,不可輕忽。

▲突然感覺心跳異常,恐怕是心臟出了問題。(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心跳過慢同樣危險。林口長庚沃宏達醫師說,每分鐘低於60下恐致頭暈昏厥,需透過心律調節器矯正。近年「傳導系統起搏」技術降低心衰風險,術後恢復快,兩天即可出院,但須定期追蹤。

心臟衰竭屬慢性病,嘉義長庚潘國利醫師建議,應養成每日量測體重與血壓、規律服藥,並限制鹽水攝取。若出現下肢水腫、呼吸急促等警訊,應立即就醫,以免病情惡化。

冠心病是常見心血管疾病,也是猝死與中風主因。林口長庚蕭富致醫師表示,典型症狀爲胸悶或胸痛,嚴重恐演變成心肌梗塞。三高、抽菸及缺乏運動皆是危險因子,改善生活習慣纔是根本之道。

高雄長庚吳勃銳醫師則提醒,「糖心腎症候羣」凸顯糖尿病、心臟病與腎臟病的惡性循環,提升死亡風險。透過飲食調整、運動、戒菸與新藥治療,可有效延緩病程,爲病患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