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美國製裁利器!陸延攬南韓2半導體專家 國寶地位背景曝光
大陸積極突破美國製裁。(晶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針對大陸實施一系列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大陸爲了突破制裁,除了加強自主研發,更以優渥的薪資與福利,積極延攬外國的頂尖專家。南韓《中央日報》報導,2名南韓半導體專家受大陸知名大學聘用,而這2位專家在半導體、電池和量子等尖端技術基礎研究領域擁有極高權威。
其中李永熙是全球知名奈米碳管(CNT)專家,同時在新一代半導體與電池技術領域受矚目,近日他已接受大陸湖北工業大學聘用,在該校半導體與量子研究所任職。
李永熙過去曾擔任南韓IBS奈米結構物理研究團領導人,帶領團隊在奈米碳管、石墨烯、水分解催化劑、二維結構半導體等領域,取得許多研究成果。李永熙自2018年以來,更持續入選全球論文被引用頻次前1%的頂尖學者行列。
另外,理論物理學家、前南韓高等科學研究院(KAIST)副院長李淇明,他也在去年退休後,前往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BIMSA)任教。
李永熙與李淇明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享有極高的地位,他們分別在2005年與2006年,獲南韓教育部與韓國研究財團(NRF)評選爲「國家學者」,但這兩位學者退休後,都未能於南韓找到合適的職位,選擇前往大陸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在研發方面迅速崛起,已對南韓記憶體技術構成潛在威脅。大陸官媒今年3月報導,長江存儲NAND快閃記憶體封裝專利被三星電子採用的消息。SK海力士相關人士指出,長江存儲是在記憶體晶片行業中,最早將封裝技術應用於量產的公司之一,因爲他們擁有數量龐大的博士級員工,所以研發速度非常快。
報導示警,大陸透過引進南韓頂尖人才,加速研發進程,但南韓對此束手無策,引發了市場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