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李寧(02331)半年報:營收、毛利穩步增長,追求動態平衡的長期主義
用確定的“穩”應對不確定的“變”,用靈活的“攻”“調”“控”夯實長久的“穩”。這一發展軌跡正在李寧(02331)身上良好驗證。
8月21日,李寧正式發佈2025年中報,“穩健”特質再次顯露無疑。一方面,公司發展穩健,上半年實現收入148.2億元,同比增長3.3%;毛利74.1億元,同比增長2.5%,毛利率高達50%,淨利潤 17.4 億元;與此同時,期內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計118億元,較2024年底淨增加43億元。另一方面,公司在產品創新上積極投入,上半年研發投入增長8.7%,明顯高於營收增速。
當然,李寧的“穩健”離不開公司的“攻”“調”“控”動作。
今年3月份,李寧管理層就提到“公司核心策略是穩健,但穩健經營不是保守經營,是該攻的攻、該控的控、該調的調”。在8月22日的業績會上,李寧聯席CEO錢煒再度對這一策略做出解析。
他表示,從品類層面、經營層面、運營層面,每個地方都有相應的積極的地方、調整的地方和管控的方面。從集團角度來看,面對具有挑戰的外部環境,加大營銷投入,不只是對頂級賽事資源的投入,也包括對對各項運動品類的投入以及對簽約運動員的投入,都是公司“攻”的表現。而在運營方面,該管控的地方進行嚴格系統性的調整和控制,推動李寧的可持續發展。
結合行業環境來看,中國運動鞋服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黃金賽道”,但也是競爭極其激烈的“紅海戰場”。據艾媒諮詢預計,至2025年,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增至5989億元,2021-2025年預期年化增速爲11.62%。行業發展規模巨大,但競爭也在顯著加劇,呈現出多品牌混戰的“金字塔”格局,技術創新、渠道整合、細分深耕等方向正成爲行業新突破點。
此背景下,李寧的“穩健”無疑能夠幫助公司在充滿挑戰的市場夯實基礎,實現可持續健康增長,而“不保守”則能確保公司能夠在覈心領域不斷突破和創新,最大限度地抓住增長機遇。兩者結合起來,顯而易見是一種動態平衡的長期主義。
堅定“單品牌”戰略,夯實基本盤
通覽公司半年報,李寧的“穩”不僅在於公司堅定保持單品牌戰略定力,更在於這一戰略帶來的反哺效應。
即在創始人李寧本人的運動員背景帶來獨特的運動員基因之下,堅定單品牌策略,突出“專業性” 特質,而後以“多品類”+“多渠道”,打造公司“既專又精”的品牌護城河,不同於通過大量收購(多品牌矩陣)來擴張,而是將所有資源聚焦於“李寧”這一品牌,不僅能充分發揮李寧公司自身優勢,也避免了資源分散和管理失控的風險,是一種更穩健務實的選擇,而該戰略選擇帶來的穩健性也將良好的體現在公司財務數據上。
上半年,李寧一方面加大頂級專業運動資源的戰略性投入,強化品牌專業運動形象。比如,公司憑藉在專業運動領域長期的品牌勢能與技術積澱,再度成爲2025-2028年中國奧委會及中國體育代表團官方合作伙伴,進一步強化品牌作爲中國體育堅定支持者的專業形象。另一方面,加碼運動資源佈局,深築專業運動品牌心智。目前爲止,李寧在多運動品類構建了行業領先的運動資源體系,全方位覆蓋簽約運動員、賽事、青少年人才培養等。
得益於上述戰略佈局,報告期內,李寧跑步、籃球、綜訓、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品類均得到了市場證明和認可。數字是最好的試金石,上半年,李寧跑步、籃球、綜訓三大運動品類零售流水佔比達67%,專業運動品類佔絕對主導地位,專業產品收入佔比超60%,驅動業務增長。
在這其中,跑步品類繼續突破,引領增長。零售流水增長15%,在李寧零售流水佔比達到34%。李寧全渠道專業跑鞋半年總銷量突破1400萬雙,其中以“超輕”、“赤兔”、“飛電”三大系列爲核心的跑鞋矩陣展現出強勁的產品競爭力,三大IP跑鞋累計銷量突破526萬雙,取得持續增長;“赤兔8 PRO”成爲天貓等平臺的競訓跑鞋榜單冠軍,全渠道銷售230萬雙。
綜訓、羽毛球等品類亦表現突出。綜訓通過科技賦能,驅動零售流水增長15%,如第二季度推出瞬吸速乾衣、鏡面防曬服,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羽毛球品類產品競爭力則持續提升,球拍和拍線銷量保持高增長,專業級高端球拍銷量保持行業領先,月銷量達到10萬支,在羽毛球市場的佔有率位於行業前列。
在22日上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表示:“我們相信,消費者對體育運動的愛好不會減弱,核心要提升品牌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爲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運動體驗”。
與此同時,上述品類的穩健增長亦實實在在反映在公司健康的庫存水平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商品運營效率保持穩定,新品當季售罄率在70%-80%中段。全渠道庫銷比保持4個月,公司庫存週轉天數61天,同比減少1天,庫齡結構健康,保持行業領先的健康水平。
由上,可以看到,在“巨頭環伺”的競爭環境中,李寧的“穩健”策略也顯得尤爲可貴,畢竟做企業就像是跑馬拉松,需要持續性和耐力,市場上比拼的是"誰將笑到最後",而並非是百米衝刺,而李寧的穩健發展策略無疑也進一步夯實了公司基本盤,助力整體業績穩步向上。
深化產品創新+優化渠道結構,築實發展壁壘
如果說“穩健”是李寧發展的“方向盤”,那麼“不保守”則是公司的“發動機”,二者缺一不可,共同助力公司行穩致遠。透過半年報來看,李寧的“不保守”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及加大運動資源佈局,提升公司品牌力和產品力。
在技術創新上,李寧持續加碼科技研發費用,且高度聚焦於核心技術的攻關。據相關財報數據披露,近10年單品牌累計研發投入超38億元,2025年上半年李寧研發投入增速也高於營收增速。
另外,公司還積極打造平臺化科技,實現高效轉化。譬如,2024年,公司推出“超䨻”科技,爲2025年產品力提升奠定重要基礎。跑步品類中,"越影5PRO"作爲首款搭載超䨻科技的慢跑鞋款,中底緩彈比降至10.8%,進一步完善李寧專業跑鞋矩陣的技術佈局;籃球品類中,“韋德 808 5 ULTRA”通過內嵌“超䨻”中底加持,極大強化產品競爭力。不僅如此,一旦該技術平臺成熟,其將強力佔領消費者心智,形成“認科技買產品”的消費習慣。
而在運動資源佈局上,李寧還與中國奧委會攜手,前瞻性爲公司長期發展蓄力。如在洛杉磯2028年奧運會、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2026年冬季奧運會等十餘項國際性賽事中,李寧品牌將爲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專業運動裝備支持。衆所周知,運動資源作爲一項稀缺性資源,只有專業能力經得起考驗,才能獲得賽事贊助、運動員合作機會。一旦佔位,則很容易形成長期壁壘,這也是運動品牌在消費者中塑造“專業心智”的最佳槓桿。
持續加碼科技研發費用、打造平臺化科技以及加大運動資源佈局,對於李寧來說,這是典型的“不保守”策略——爲了長期競爭力敢於進行戰略性投入。這些投入成本高、週期長,不過一旦成功就能建立起極高的發展壁壘,極大地提升公司的品牌力。
二是,不斷優化渠道結構,推動創新店型規劃與佈局。
報告期內,在穩固高層級渠道質量的同時,積極在新興市場開新店,深入核心商業體,逐步擴大在新興市場的佔有率。另外,公司還通過深化與頂級商業體及頭部奧萊項目的戰略協同,推動創新店型規劃與佈局。
截至2025年6月底,李寧門店(包含李寧及李寧YOUNG)數量爲7534家,較2024年底淨減51家。高層級市場流水貢獻接近60%,核心商業體進駐率約90%。與此同時,公司已完成超級奧萊和奧萊大店建設的第一階段,國內TOP20項目年內將全部擴面完畢。
不追求門店數量的盲目擴張,有節奏地推動創新店型規劃與佈局。李寧的渠道升級是“進取”的,但目標又是“精準”和“高效”的,無疑體現了公司“不保守”與“穩健”的結合。
正是在上述精準和高效的“進取”動作中,李寧無疑也構築了屬於堅實的發展壁壘——即通過投入“超䨻”等核心技術研發 ,建立深厚的技術壁壘和知識產權,形成“人無我有”的護城河;同時通過不斷優化渠道結構,不盲目擴張,積極擁抱新零售等佈局爲公司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結語
總的來看,不難看出,李寧的“穩健不保守”是一種高度自律的進攻。它不是在“冒險”和“保守”之間二選一,而是找到了一條在控制好風險的基礎上,進行最有效、最精準進攻的道路。
這無疑是李寧長期主義最深刻地體現——公司追求的不是在下一個報表上打敗對手,而是在下一個十年裡,依然能作爲中國最優秀的品牌之一,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