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半年報|閃購帶動淘寶月活買家增25%,阿里加碼AI和消費
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儘管受業務調整及投入影響,公司核心財務指標呈現“結構性增長”特徵,其中總收入同比增長2%至2476.52億元(約合345.71億美元),若剔除高鑫零售、銀泰等已處置業務影響,同口徑收入增速達10%。
消費和AI(人工智能)+雲雙戰略重心下,大衆關注的阿里即時零售等業務表現亮眼。8月前三週帶動淘寶APP的月度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25%。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業績會上表示:本季度(指2026財年第一季度,下同),阿里巴巴聚焦消費、AI+雲的戰略,實現增長。在持續強勁的AI需求推動下,雲智能集團收入加速增長,AI收入在雲外部商業化收入佔比顯著。面向未來,阿里將加碼大消費和AI+雲兩大戰略重心,把握歷史機遇,實現長期增長。
淨利同比增長76%,8月即時零售月度活躍買家數達3億
財報顯示,本季度,阿里巴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431.16億元(約60.19億美元),其中淨利潤達423.82億元(約59.16億美元),同比增長76%。公告指出,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所持股權投資按市值計價的正向變動,以及處置Trendyol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產生的收益,部分抵消了經營利潤的階段性減少。
從運營效率看,本季度公司經營利潤爲349.88億元(約48.84億美元),對“淘寶閃購”、用戶體驗優化及科技研發的投入增加;經調整EBITA(非公認會計准則指標)同比下降14%至388.44億元(約54.22億美元),但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雙位數收入增長及多業務運營效率提升,部分緩解了投入帶來的壓力。
今年2月底,阿里宣佈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並於4月底上線即時零售業務,7月宣佈投入500億元用於消費領域。具體業績顯示,本季度阿里中國電商集團收入達1400.72億元,同比增長10%。即時零售業務在8月前三週帶動淘寶APP(應用程序)的月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5%,電商業務月度活躍消費者和日訂單量持續創新高。
本季度阿里巴巴完成業務整合——將淘天集團、餓了麼與飛豬整合爲“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並簡化財務報告結構,將菜鳥、高德、大文娛(品牌煥新爲“虎鯨文娛”)等歸入“所有其他”板塊。
吳泳銘在業績會上透露,8月阿里巴巴即時零售月度活躍買家數達3億,“我們大力投資即時零售業務,快速取得階段成果,贏得消費者心智。我們通過整合消費平臺,產生顯著協同效應,帶動月度活躍消費者及日訂單量創新高”。
跨境業務貢獻增量,高管稱繼續加大AI投入力度
財報顯示,本季度,阿里巴巴對AI+雲的capex(資本性支出)投入達386億元,同比增長220%。AI成爲驅動雲業務增長的核心動能之一。本季度,在AI需求高速增長的同時,AI應用帶動傳統計算存儲類產品的增長,帶動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26%,創三年來的最高增速,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同比三位數增長。
阿里巴巴也繼續投入AI模型創新和AI原生應用發展。阿里巴巴大消費的核心淘寶平臺也實現AI搜索、AI廣告平臺等一系列AI應用升級。
財報還顯示,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下簡稱“AIDC”)本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9%至347.41億元(約48.50億美元),其中跨境業務貢獻主要增量——國際零售商業收入增長20%(速賣通、Trendyol爲核心驅動力),國際批發商業收入增長13%,源於跨境增值服務的滲透率提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徐宏也在業績會上表示,核心業務的收入增長爲戰略投入提供了資源支撐,“本季度AIDC大幅減虧接近盈虧平衡,後續將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在保障核心業務優勢的同時,加大對即時零售、AI技術的投入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場以總價8.15億美元回購5600萬股普通股(相當於700萬股美國存托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董事會授權的股份回購計劃下,仍剩餘193億美元回購額度,該計劃有效期將持續至2027年3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