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上總能摸到疙瘩和膿包?或暗示4種疾病,別不當回事

導 語

頭皮上的小疙瘩、膿包是怎麼回事?

每個人都面臨着不同的頭髮問題,有的人頭髮油膩、脫髮、掉髮,頭皮上還長疙瘩和膿包,明明每天都在洗頭,還總是給人一種大油頭的感覺。

這些頭髮問題其實也是在反映身體的健康情況,一定要重視起來。

爲什麼每天都洗頭,頭髮還是油?

或許每個人身邊都有那麼一兩個油頭朋友,明明每天都洗頭,頭髮卻總是看起來油乎乎的,這是爲什麼呢?

其實頭髮出油是一種皮膚正常的表現,頭皮上的皮脂腺有400-900個,會分泌油脂來保護頭皮部位,因此頭髮可能一天不洗就出油了。

不過頭髮出油也可能與下面幾個因素有關。

1.處於青春期、青壯年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人,皮脂腺比較活躍,分泌的油脂也比較多,很容易出現頭髮油的現象。

2.性別

男性雄激素比較多,因此相對來說比女性更容易出現頭髮油的現象。

3.生活習慣

平常壓力大、作息不規律、使用髮膠產品、脂溢性皮炎等,也會加重頭髮出油的症狀。脂溢性皮炎多數會伴有頭屑多、瘙癢、頭皮發紅等的一些症狀,如果出現最好儘快就診。

4.頭髮狀態、體質等

自身體質皮脂腺產油能力高的人、頭髮細軟直的人,都容易出現頭髮油的現象。

頭皮上的小疙瘩、膿包是怎麼回事?

頭皮上長了小疙瘩之後,很多人會忍不住去摳一摳、撓一撓,那到底頭皮上的這些小顆粒,是什麼東西呢?

如果是白色或淡黃色、小米粒大小的顆粒,多數是相對健康的,這可能是由於頭髮出油太多未及時排出,產生的顆粒狀白頭,多數代表體內的雄激素分泌比較旺盛。

當然頭皮上的小疙瘩、膿包等也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1.頭部銀屑病

頭部銀屑病一般爲尋常型銀屑病,皮疹主要發生在頭皮、軀幹、四肢伸側,頭部會伴有頭屑非常多、厚鱗屑斑塊等症狀,而且皮層也比較厚。而皮膚上主要出現紅色的丘疹、斑片或斑塊。這些丘疹表面往往會有較厚的銀白色磷屑,形狀不規則,有的有地圖或島嶼樣外觀、有的皮損較小、有的鱗屑層一層脫落等。

當人輕輕刮掉皮屑就可看到薄薄的一層紅膜,再把紅膜刮掉就會看到小小的出血點,醫學上把這些出血點稱之爲篩狀出血,而這就是尋常型牛皮癬臨牀特徵。

銀屑病的治療在全世界醫學界都是一個難題,想要徹底治癒真的很難。這主要是因爲銀屑病是一個多病因參與的疾病,目前只能通過某些治療方法來控制病情,比如口服藥物、外用藥物、中醫治療等,可惜的是,只能得到暫時緩解卻尚無根治的方法。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成年人中比較多見,一般在頭皮、面部、身體褶皺處等高發,多數會有頭髮出油、頭皮有鱗屑、紅斑、小丘疹、瘙癢、脫髮等症狀,很容易反覆發作。

3.頭癬

像白癬類的頭癬,會在頭部出現白色斑片,並且可能會有發癢的症狀。

4.石棉狀糠疹

這種疾病在青少年中多見,一般頭部會有大面積的白色細碎鱗屑出現,還可能會伴有瘙癢感。

日常如何養護油皮?攻略來了

對於油頭一族來說,日常的頭髮護理一定要做好,那麼日常要如何養護油皮呢?

1.把握好洗頭頻率

建議春夏時節1-2天洗一次頭,秋冬時節2-3天洗一次頭,最好不要過於頻繁的洗頭,以免破壞頭皮、髮質,當然頭髮油的人最好隔一天洗一次頭,以防油脂堵塞頭髮毛囊。

2.控制好水溫

建議洗頭的時候,選用40度左右的水溫爲宜,溫度過高可能會損傷髮質,甚至導致出油更重,溫度過低則可能會導致感冒等。

3.護髮素不要抹到頭皮上

護髮素一旦抹到頭皮上,可能會導致頭皮毛孔被堵,引起脫髮等的現象。

每天洗頭依然油的不行,可能是年齡、生活習慣等導致的。對於頭皮上的一些小疙瘩,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小心是疾病發出的信號,平常一定要做好油皮的養護工作。

來 源 / 生命時報、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