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萍代表:種在地裡的“土疙瘩”變成村民增收的“金疙瘩”

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李學山)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萍鄉武功山茅店村黨總支書記譚新萍講述了她所在的茅店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的故事。

曾經,茅店村儘管有好山、好水、好農產品,但是由於種植沒有規模,銷售沒有路子,富鋅富硒的瓜果蔬菜、優質大米只能在附近的集市低價售賣,很多綠色無公害的果蔬只能堆放在家裡,賣不上價錢,鄉親們辛苦一年下來,收入微薄,積極性不高。

怎樣把種在地裡的“土疙瘩”變成村民增收的“金疙瘩”?譚新萍認爲,打開銷路是關鍵,只有讓村裡的優質農副產品走出大山,賣向全國,村民才能增收。

2024年,武功山農產品配送中心落戶茅店村。配送中心匹配了先進的冷鏈設施,解決了儲存和保鮮的問題,並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村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精準的種植計劃,讓鄉親們實現了訂單式生產。鄉親們只要把種出來的瓜果蔬菜送到配送中心,就能現場完成現金結算。

“如今,我們村裡的農副產品正通過配送中心源源不斷地售往城市的‘餐桌’。不僅建了配送中心,我們村還與江西省糧油集團開展合作,推廣優質水稻種植,現已推出聯名品牌大米,村民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上漲。”譚新萍說,茅店村還依託武功山景區,組織村民發展民宿、農家樂等。看到家鄉的變化,村裡許多在外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曾經偏遠的撂荒地如今種滿了“訂單式”農產品,曾經閒置的民房改造成“一房難求”的民宿。茅店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