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存單到期迎7月高峰 本週MLF操作有望延續加量續作 月末流動性維持充裕平穩

財聯社7月23日訊 (記者 曹韻儀)本週同業存單到期迎來7月到期高峰,逆回購到期規模環比明顯增長,週五還將迎來MLF到期2000億元,多重擾動因素下本週市場流動性波瀾不斷。

“主要原因是季末銀行流動性考覈影響消退後,銀行加大了存單發行力度,疊加年中時點後部分機構調整負債結構,導致本月尤其是中下旬到期壓力集中。”不過,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機構和央行都會提前安排應對,央行通常會在關鍵時點通過逆回購、MLF等工具對衝流動性缺口,維護資金面平穩。

“考慮到當前政府債券持續處於發行高峰期,央行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預計在本月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作的同時,MLF也可能延續加量續作,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同業存單到期量創月內新高 對資金面影響可控

在經歷了上週稅期走款後,資金面如期收斂,引發了市場對於寬鬆環境能否延續的擔憂。數據顯示,本週同業存單到期規模10699億元,較上週增加3085億元,迎來7月到期高峰。其中,到期規模主要集中在國股行、城商行。

“主要原因是季末銀行流動性考覈影響消退後,銀行加大了存單發行力度,疊加年中時點後部分機構調整負債結構,導致本月尤其是中下旬到期壓力集中。”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不過,雖然即將面臨跨月的挑戰,但如果央行維持呵護,資金價格可能也難起波瀾。常熟農商行研究員王德發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同業存單和逆回購到期,都是看得見的資金到期壓力,但整體而言無需過度擔憂。

“不管是從機構的角度來說還是從人民銀行的角度來說,都會做提前安排。隔夜逆回購下調至1.31%左右,7天逆回購利率在1.47%左右,但是1年期NCD的價格最近回升至1.6%以上,這說明銀行對這部分到期已經開始提前考慮。”王德發表示。

王德發進一步指出,三季度持續影響銀行流動性的因素不多,特別是在資金應用端,“一方面,現在市場對債券的看法偏謹慎,不會過度追逐增加投資規模;另一方面,三季度是信貸淡季,不像一季度信貸投放對銀行的資金面形成持續性的衝擊。因此,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對於7月末的流動性不需要過度擔憂。”

王蓬博也指出,臨近月底,多因素疊加對流動性形成短期擾動。央行通常會在關鍵時點通過逆回購、MLF等工具對衝流動性缺口,維護資金面平穩。預計央行將靈活操作,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避免資金利率大幅波動。

央行維持呵護態度 本週MLF有望加量續作

本週公開市場將有17268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週一至週五分別到期2262億元、3425億元、5201億元、4505億元、1875億元。此外,週五還將有2000億元MLF到期。週二將有12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業內指出,考慮到當前政府債券持續處於發行高峰期,央行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預計在本月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作的同時,MLF也可能延續加量續作,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

國家會計學院金融學院副教授葉小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穩定流動性角度看,7月有大量逆回購到期,又值繳稅期,政府債券發行也處於高峰期,資金需求大。央行的態度表明仍將持續運用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加力。“從政策信號層面,顯示出央行持續運用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加力,強化逆週期調節,向市場表明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決心,穩定市場預期,增強投資者和企業的信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MLF方面,本月共有3000億到期。考慮到當前政府債券持續處於發行高峰期,央行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預計在本月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續作的同時,MLF也可能延續加量續作,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疊加月末MLF操作,貨幣政策維持合理寬鬆取向。總量方面,意味着央行將繼續運用質押式逆回購、買斷式逆回購、MLF、降準等各類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