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商品「女款」賣更貴 「粉紅稅」加重女性經濟負擔
「粉紅稅」指女性爲專爲其推出的商品與服務,所付出的額外成本,包含除毛刀、洗髮精、體香劑等。(美聯社)
在全美各地,從超市貨架上拿起兩組相同品牌的除毛刀,粉紅色包裝的是女性專用,要價5.14元,另一組藍黑相間,只要4.03元,這是「粉紅稅」(pink tax)所導致的結果。
所謂「粉紅稅」指女性常須爲專爲其推出的商品與服務,付出額外成本。因此,「粉紅稅」也常指各州對女性生理用品所課徵的銷售稅,有時也稱「衛生棉稅」或「月經稅」。
生理用品對女性而言屬生活必需品,但全美有近半的州將其列爲奢侈品課稅,卻對食品與藥品等其他必需品予以免稅。
但「粉紅稅」不單指女性爲生理用品付出的額外費用,還包含前述的除毛刀,或洗髮精、體香劑、修改衣服,甚至是小女孩的粉紅腳踏車和安全帽等。以粉紅稱之,是因爲製造商常用這個顏色,來行銷專爲女性設計的商品。
紐約市政府2015年公佈一項研究,發現在近100個品牌、約800項針對特定性別銷售的商品中,女性個人護理產品的價格比相似的男性產品高13%。另有研究顯示,女性襯衫的乾洗費,更比男性的高約90%。
生理用品價格居高不下且持續上漲,也導致所謂「月經貧窮」問題。據估計,每四名女性與女孩中,就有一人無力負擔生理用品。
加州政府2020年的報告,加州一般女性每年爲商品和服務所付出的金額,估計比加州男性多約2300元,等於一輩子可能多付18.8萬元。
「粉紅稅」指女性爲專爲其推出的商品與服務,所付出的額外成本,包含除毛刀、洗髮精、體香劑等。(美聯社)
「粉紅稅」不是會影響所得稅退稅的聯邦稅種,卻是多數女性經常不自覺承受的經濟負擔。數據顯示,女性的平均薪資仍低於男性,因此專爲女性推出的商品所暗藏的附加費用,恐進一步壓縮本已吃緊的預算。
儘管依性別差異訂價情況,自1930-1960年代美國稅制建立時就已存在,但直到1980年代,纔開始流行以粉紅色識別女性商品。這種性別化包裝的趨勢延續至今,並進一步助長價格差異。
加州1990年代的一項指標性研究揭示,依性別差異訂價導致女性的支出增加,促使該州在1995年通過「性別稅廢除法」,禁止企業從事性別定價行爲。維吉尼亞和愛阿華州也自2023年起,廢除女性衛生用品的銷售稅,德州去年也跟進。
連鎖藥房CVS則在三年前開始採取措施消除粉紅稅,不僅對自有品牌女性生理用品降價25%,並承擔12個州現行的銷售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