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款分配少 學者:22縣市僅2縣市正確 財政部算錯可能高

臺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財政部依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的新公式及分配指標,昨通知地方政府明年度獲配的統籌分配稅款,總額爲8841億元,但有10縣市獲配金額比預先試算結果少,金門約少40億、雲林少27億,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將錯誤歸咎給計算公式有誤。學者認爲,中央政府出錯的機率比較大,22縣市裡完全正確僅2縣市,誤差爲零,中央應透明的公佈計算公式,跟地方政府的算法比對,就能知道誰算錯。

對於有10縣市統籌分配稅款獲配金額比預先試算結果少,卓榮泰今在雲林表示,新版財劃法計算公式有誤差,會邀集各縣市首長一起檢討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配,共同解決問題。

臺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表示,財劃法修正後,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給地方政府的公式是,由原來所得稅的10%提高爲11%,營業稅是扣掉統一發票獎金後,原來是40%,改爲100%當作統籌分別稅款,維持貨物稅10%,所以在來源部分,營業稅增加60%,所得稅增加1%。財政部自己估計明年的稅收,如所得稅、貨物稅、營業稅是多少,套上公式就是統籌分配稅款的來源總額,分配公式也規定於財劃法等,按照人口、面積等都很清楚,地方政府也會根據中央政府估計的稅收是多少,計算地方縣市可以分到多少。

黃耀輝說,結果出現中央給的部分,有的是多,有的是少,因爲地方政府專注在縣市本身、自己的分配公式,數字又是中央提供,再去試算,地方政府算的應該是比較準。不曉得財政部計算的問題出在哪,他認爲中央政府出錯的機率比較大,22縣市裡完全正確僅2縣市,誤差爲零,其他的縣市要不就多,要不就少,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有誤差。

黃耀輝指出,財政部、中央政府自己要搞清楚,爲什麼中央給的數字是這樣,應透明的公佈自己的計算公式,跟地方政府的算法比對,就知道到底是中央還是地方算錯。他認爲,統籌分配稅款也是根據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來算,財政部計算錯誤的可能性比較高。

雲林虎尾潮計劃三期工程今天開工,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參加。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