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分配款居六都之末 臺南財長坦言「很難過」:對市民不公平
臺南市財稅局長李建賢。記者吳淑玲/攝影
新版財劃法實施後,各縣市在明年度所獲得的統籌分配款出爐,卻出現有的縣市暴增、有的是負成長等不均現象,行政院長卓榮泰坦言「計算有誤差」,要邀集各縣市政府檢討;對此,臺南市財稅局長李建賢強調,國家財政屬於全體國民,並非哪一個縣市獨有,錢應該花在刀口上,中央與地方應該合作、坐下來好好討論,有需求的縣市可依計劃申請經費,例如治水或交通建設,國家資源應該公平合理配置。
對於後續中央和地方事權分配,像是以往由中央負責學校電費,將由地方負責;李建賢表示,統籌分配款中央將經費分配給地方政府,錢在中央就由中央負擔,錢在地方就由地方負擔,這樣很合理。
但李建賢強調,統籌分配款應釐清事權的本質,但未充分討論只依公式計算,以臺南市115年度總預算估算有約50億元缺口,再加上中央事權移轉需負擔超過253億元,比如臺南市有21所國立高中職,若要由臺南市政府接管,初估需要98億元,但財政部公佈臺南市統籌分配款僅增加174億元,市府是難以承擔。
李建賢表示,至於一般性補助款主管機關是主計總處,其對法令的解釋立場是尊重並支持,因爲這樣才能彌補統籌分配款計算公式所造成的不均。以臺北市爲例,因分配公式受惠,115年度統籌分配款增加逾 400億元,加上原本就有的 700多億,總額接近1150億;但對臺南、臺中、高雄等因公式分配不利的縣市,仍可依需求向各部會申請一般補助款經費,這也是合理機制。
李建賢說,昨天全國賦稅會議幾乎各縣市的財長都到,依新版財劃法臺南市分不到500億元,在六都中最少,臺北市近1150億元,是臺南的2倍多,臺南市185萬人口,臺北市約250萬人,在財源分配上出現如此大的落差,顯見照顧上極不公平。看到這樣的分配數字「心裡很難過」,這是國家的錢,中央和地方應坐下來討論,依據事權分配,將經費進行合理配置,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公平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