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織密數字安全網 構建全民反詐新格局

日前,天津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見義勇爲先進事蹟頒獎儀式正式舉行。活動旨在將先進典型的個體善舉,轉化爲可複製、可持續、可演進的系統性防禦力量,進一步增強公衆參與反詐鬥爭的主動性,增強全民反詐戰鬥力,織就一張“人人皆防線、處處有堡壘”的數字安全網。

頒獎環節,來自各銀行系統、物流行業的見義勇爲者分別上臺領獎。活動上,天津銀行石油北路支行服務經理苗華和貨運行業代表張勇分享在反詐一線的真實經歷,從櫃檯前的耐心勸阻到貨運途中的細心留意,從“多問一句”的專業到“多留個心”的堅守,正是這些點滴善舉,鑄就了反詐的銅牆鐵壁;正是這份行業擔當,守護了萬家燈火的安寧。

最後,現場正式啓動“共織反詐網 爭做義勇人”見義勇爲事蹟報告宣教活動。未來,全市將以活動爲起點,市政府協調機制凝聚各方合力,市見義勇爲協會爲勇者護航,形成“全民參與、全域覆蓋、全鏈保障”的良好氛圍。

市見義勇爲協會會長孫連凱表示,市見義勇爲協會將以更實舉措激發全民反詐活力,升級獎勵機制,不僅提高物質獎勵標準,更要爲見義勇爲者提供優先享受公共服務的待遇,讓義舉得到看得見的尊崇;拓寬表彰維度,既關注成功攔截詐騙的“關鍵一攔”,也認可日常宣傳反詐的“點滴之功”,讓更多默默付出的普通人被看見;強化宣傳工作,加大宣傳力度,用百姓語言講好身邊英雄故事,讓“出手幫一把、騙子退一步”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動見義勇爲從“個別壯舉”成爲“社會常態”,提升全社會防範意識和參與熱情,使見義勇爲精神在反詐戰場上蔚然成風,更好地激發全社會反詐潛能,弘揚正義力量。

警銀民協同 守護百姓“錢袋子”

面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的不斷翻新,天津市構建“政策護航+技術賦能+社會協同”立體防禦網,通過警銀民聯動形成反詐合力。對此,市公安局、市見義勇爲協會及天津銀行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技術反制+精準預警 築牢“硬核防線”

電信網絡詐騙已佔全市刑事案件的50%以上,面對不斷翻新的犯罪手段,天津警方構建了全鏈條打擊體系。今年以來,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損失同比下降9%,破獲案件772起,挽回經濟損失6.65億元。

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副總隊長楊彬介紹了五大核心舉措:一是“電話+上門”雙勸預警,精準識別易受騙人羣;二是技術反制涉詐電話、網址和短信,讓詐騙信息“進不來”;三是聯合44家金融單位快速追查涉案資金;四是剷除GOIP、貓池等涉詐黑灰產鏈條;五是建立反詐宣傳“雲超市”,實現全市宣傳全覆蓋。楊彬特別強調,見義勇爲是全民反詐的重要力量。“當身邊人遭遇詐騙‘當局者迷’時,挺身而出的市民往往能成爲最後一道防線。” 他呼籲公衆從旁觀者變爲參與者,積極舉報涉詐線索,對詐騙分子“人人喊打”。

讓見義勇爲者“有榮譽更有保障”

“近年來,全市共依法確認與電詐犯罪作鬥爭,協助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的見義勇爲行爲40起,85人;幫助羣衆及時挽回損失的見義勇爲行爲20起,40人;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83人,開展專題表彰40次,爲羣衆挽回經濟損失1200萬餘元。”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政委、天津市見義勇爲協會秘書長曾賓用一組數據展現社會力量的反詐成效。如何讓勇敢者無後顧之憂?曾賓介紹,協會建立了“快速確認-及時表彰-全面保障”的全流程機制:與公安多警種共享信息,確保涉詐見義勇爲行爲第一時間覈實;實行“一案一獎”快速通道,對突出事蹟予以重獎;依託工作站開展常態化反詐宣傳,推動羣防羣治。

在權益保障方面,見義勇爲人員可享受醫療救助、就業支持等政策,榮獲市級以上榮譽的還能享受勞動模範待遇。此外,協會聯合航企、景區推出免費乘機、免費遊覽等多項專屬禮遇,近年來已發放慰問金734.6萬元。“這些政策就是要讓‘好人好報、善行善報、德者有得、勇者有榮’的價值理念厚植社會,也激勵更多人蔘與到見義勇爲的行動中來。”曾賓說。

科技賦能築牢資金安全防線

作爲資金流動的“守門人”,天津銀行打造了“三位一體”的金融反詐體系。今年以來,累計完成易受騙人羣保護性止付賬戶5800多戶、保護3500多名客戶、保護受害人資金1150多萬元,累計保護了5000多名60歲以上老年人、305名學生羣體的賬戶資金安全。

在技術防控上,天津銀行構建了“天羅地網”智能系統:整合5類外部數據,建立150餘個風險指標,對涉詐交易實施“秒級攔截”;創新“熔斷機制”,對3萬元以上大額交易智能預警,對180天異常賬戶交叉覈驗;通過與警方共建“反詐融合實驗室”,實現涉案賬戶“秒凍”、資金流向“一鍵追蹤”,協助打掉多個電詐團伙。

“我們在全行網點設立‘反詐微課堂’,線上推出‘穆桂英掛帥’系列反詐短視頻,播放量超800萬次。”天津銀行副行長鄭可表示,銀行不僅要守住資金防線,更要成爲反詐知識的傳播者。(記者 張豔 通訊員 李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