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秀跨學科PT育人模式 激發青少年科學潛能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徐德明)近日,天津港保稅區首屆中學生科學實驗創新挑戰賽成果彙報展示會在天津港保稅區空港學校舉行。本次賽事由天津港保稅區文教局聯合教育部物理學育人模式改革虛擬教研室主辦,是天津首次在中學科學教育領域實施跨學科的PT育人模式,爲區域科學教育注入新活力。
本屆賽事歷時近3個月,吸引了濱海新區21支隊伍、124名初中生參賽。指導教師和裁判陣容強大,來自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等10幾所學校科學教育委員會成員單位。賽事借鑑國際青年物理學家錦標賽(IYPT)與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CUPT)模式,推動了中學科學教育的創新實踐。
天津港保稅區空港學校、天津市第一中學濱海學校等6所學校因積極參與賽事,被授予“南開大學服務學習社會實踐基地”稱號。教育部物理學育人模式改革虛擬教研室專家爲基地校授牌,並表示未來將加強與中小學的深度合作,推動大中小一體化科學教育發展。
展示會上,空港學校六年級學生以“科學魔法師”身份,通過科學實驗,營造出奇幻的科學氛圍。作爲“濱海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首批示範校”代表、空港學校負責同志分享了學校在科學教育方面的經驗做法。空港學校科技副校長、南開大學高級實驗師王槿作爲大賽總設計師,介紹了PT育人模式的歷史、特點以及賽事的組織、運行和輻射作用。
賽事中,天津港保稅區空港學校、天津市第一中學濱海學校、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實驗學校的優秀代表隊還進行了現場展示。天津市教科院專家對賽事進行點評,爲解決基礎教育改革痛點提供有效方案。
作者: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