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業今年將從八方面發力—— 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2025-02-20 07:20天津日報
昨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牢記囑託善作善成·強協同抓落實促發展”第三場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市工業戰線今年將瞄準新型工業化目標,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以“工業之爲”助力“全市之進”。
一是堅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爲戰略牽引,縱深推進產業協作。以深化產業協作爲關鍵抓手,乘勢而上提升我市鏈羣發展能級。深化六條重點產業鏈共育,聚焦“卡點”開展創新攻關,瞄準“堵點”開展聯合招商,形成一批示範成果。深化五大先進製造業集羣共建,牽頭制定京津冀新一代信創國家級集羣提升方案,協同推動京津冀國家級集羣邁向世界級。深化協同示範,加快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港、京津電子化學品基地等項目建設,發揮濱海新區支撐引領作用,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
二是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將狠抓重點行業擴增量。緊緊盯住石化、汽車、裝備等“大塊頭”產業,加速推動大乙烯、中海油智能製造基地二期等大項目增產上量,同時要搶抓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速發展機遇,推動諾和諾德、曙光、聯想等重點企業不斷擴能出力。服務重點企業強支撐。緊盯以“300強”“300優”爲代表的優質企業,爲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全力以赴穩預期,強信心。
三是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全面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要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爲主攻方向,拓寬技術研發和產業轉化的“握手通道”。將建強創新主體,落實“有研發場地、有研發投入、有研發人員、有研發項目”的“四有”標準,引導重點企業組建研發機構,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會同市科技局共建一批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實現重點產業鏈全覆蓋。完善創新平臺,加快製造業創新中心、中試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在生物製造領域爭創國家級製造業中試平臺。提升質量品牌,實施製造業卓越質量工程,推動企業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深入實施“三品”戰略,參與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有效提升優質供給水平。
四是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將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石化產業抓牢“油頭”,提升“化身”、延伸“精細尾”,加速新和成尼龍、燕山高端橡膠等下游項目建設;汽車產業推動長城、大衆、豐田新車型投產上量,加快曼德電子等關鍵零部件項目建設;裝備產業推動中船天津、中海油智能裝備等項目建設;輕工產業持續振興工業老字號老品牌,抓好電動自行車、糧油等“大塊頭”細分優勢領域擴產上量。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信創產業以獲批國家級集羣和實施新一輪國產化替代爲契機,開拓應用場景,做大市場份額和企業體量;生物醫藥產業爭取華潤、招商局、國投等總部支持,用好天大前沿院、工生所、凱萊英等,深耕新模式,擴充出力點。提升未來產業競爭力,重點推動中電雲腦腦機交互、電科藍天固態電池、合源生物細胞藥物等創新成果產業化,引育一批爆發式增長企業。
五是堅持重點產業鏈式發展,推動產業成鏈成羣成龍配套。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拓寬產業幅、壯大產業羣。在鏈上抓創新,加快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建設,新培育一批企業技術中心,爲國家重點產業鏈“補短鍛長”持續貢獻力量。在鏈上抓招商,進一步發揮鏈主龍頭企業作用,舉辦供應商大會、合作伙伴大會,幫助企業拿訂單、擴生產,推動政府“定鏈”向市場“成鏈”轉變。鏈上抓載體,完成累計50家產業主題園區培育,加強投入產出效益評估監測。圍繞綠色石化等關鍵領域遴選培育一批國家和市級產業集羣,爲企業集聚發展提供有效抓手。
六是堅持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點線面”結合,統籌推進企業、產業、區域的智能化賦能。加快濱海新區、武清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全力爭取新的試點。
七是堅持充分激發企業活力,着力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
八是堅持項目爲王招商爲要,大力推動製造業招商引資。將進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機制,加強與市投促部門和各區工信部門聯動,當好製造業招商主力軍,合力推動項目落地,形成市區“一盤棋”合力。進一步提升招商專業化水平,強化價值研究和市場判斷,創新開展圖譜招商、以商招商、平臺招商、基金招商,拓寬渠道,提高效率。進一步加強項目落地力度,在緊盯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落地基礎上,重點爭取更多央企二、三級總部落地,力爭全年工業內資到位額突破千億元。(記者吳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