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使江蘇成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爲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作示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一年來,江蘇全省上下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突破、更新進展。
“近年來,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轉型、減碳、循環、創新、可持續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奠定了泗陽發展綠色生產力的重要基礎。”宿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泗陽縣委書記馬偉說,泗陽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立足高端紡織、綠色家居兩大百億產業“家底”,着力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深度融入宿遷市新的產業發展格局,積極參與江蘇產業集羣建設分工,引導更多企業走細分行業的“專精特新”之路。
全國勞動模範、國網無錫供電公司樑溪供電服務中心大客戶經理班副班長陸育海長期奮戰在配電網運維搶修一線,他對新技術的應用有着深刻體會。“我們在供電服務指揮系統中引入了AI技術、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實時監測配電網運行情況。2024年,無錫地區配電網搶修時間同比減少23%。”陸育海表示,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勇於創新實踐,在配電網運檢工作中,新技術幫助我們從傳統運維模式向智能化、數字化、高效化轉型。(經濟日報記者 薛海燕 蔣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