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管理年”催動江蘇健康生活熱
原題:“體重管理年”催動江蘇健康生活熱
在南京雲谷山莊社區的運動促進健康站中,身着運動服的居民們正與健身“搭子”一起舒展身體,勾勒出一幅充滿生命力的畫面;在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幾名年輕人正在等待接受鍼灸治療,期待通過調節人體代謝及消化功能達到減重效果;在南京明基醫院,不少市民正在享用由臨牀營養科精心配製的減脂餐,巴沙魚配金針菇炒蛋、水煮蝦搭配花菜肉絲等色香味俱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明確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體重、健康飲食、積極運動的良好生活方式和習慣。半年來,在體重管理年行動的有力帶動下,江蘇各地掀起對健康生活的熱切追求,相關產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爲“健康江蘇”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健身市場蓬勃發展
今年上半年,在體重管理年行動的帶動下,江蘇健身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省各地在健康生活方式推廣、健身設施建設與體重管理服務提升等方面成績斐然,不僅爲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選擇,也爲“健康江蘇”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政策推動與健康意識增強的雙重作用下,江蘇各地健身房數量顯著增長。今年上半年,TOTALFIT運動空間威尼斯水城店、健怪獸24h健身館同曦萬尚城店、健萌健身南部新城館等健身房門店陸續在南京開業。記者發現,新興健身房不僅在數量上不斷突破,在服務上也推陳出新,即將開業的伽滿游泳健身江北山姆會員店創新推出“家庭卡”,預存176元可抵扣2000元,享受買一年送一年的優惠,店內游泳、健身、瑜伽等項目一卡通用,吸引了衆多老人和青少年前來辦卡消費。
與此同時,健身人數也大幅攀升。在Passion私教健身工作室大行宮店,不少人正揮汗如雨。跑步機、划船機等有氧區器械幾乎全被使用,力量區也隨處可見推動器材的身影。“過去半年,我除去生理期,每週都來上三次私教課。經過長期訓練,我的體脂率從22下降到了17.7,四肢圍度和腰圍均有減小,小腿圍的變化格外明顯。”經常來Passion私教健身工作室健身的柯琦向記者展示了她的身材對比圖,用清晰的馬甲線和緊緻的肌肉證明這半年來的健身成果。今年以來,越來越多像柯琦一樣的健身新人加入運動行列。“今年工作室客流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15%左右,普拉提、格鬥搏擊等課程供不應求,週末還會出現‘排隊等位’的現象。”作爲健身教練,馬教練切實感受到了市民觀念的改變。
除了商業健身場所,江蘇各地也積極推進公共健身設施建設。據瞭解,2025年,南京市雨花臺區計劃配建260件室外健身器材,建設新建濱河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和智慧健身步道等,打造百姓健身房和多功能健身廣場,支持多樣化健身場景,實行彈性開放制,覆蓋不同羣體的健身需求。按照《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全省各類體育公園(廣場)總數將超過1400個、健身步道將超過1.6萬公里。這些公共健身設施爲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選擇,也進一步推動了全民健身熱潮。
健康飲食比拼創新
“店鋪每月訂單量達2000單,從年後到現在,訂單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左右。而且大家健康飲食的意識愈發強烈,輕食消費正在從時尚標籤轉變爲全民需求。”一家輕食店店主王衛宏說。從銷量增長、店鋪擴張到產品創新,“體重管理年”爲江蘇輕食市場帶來的新發展契機體現在方方面面。
朱可霏便是在今年愛上了輕食。不會做飯的她表示,比起每頓都出去吃大餐,輕食外賣是更加便利快捷而又健康美味的選擇。在外賣平臺上搜索“輕食”,可選擇項琳琅滿目。“我點的輕食價格大概在二三十元錢,有肉、有菜、有飯,有時候加上平臺補貼,十幾塊錢就能吃到一頓豐盛的營養餐。”朱可霏告訴記者,輕食店的餐飯普遍會標明使用的食材和所含熱量,讓消費者更好把控自己的進食熱量。她在關注和控制自己的總能量攝入後,半年時間體重下降了十餘斤,少油少糖的飲食也令她身體狀況得到了改善,長痘的情況越來越少。
近年來,隨着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日益增長,輕食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既有傳統的西式輕食,也有新興的中式輕食,產品創新成爲江蘇輕食市場的一大亮點。傳統輕食“寡淡無味”的痛點一直爲人所詬病,南京一家連鎖輕食品牌將泰州雞湯調味粉融入沙拉基底,打造“有味道的輕食”概念,不僅讓客單價提升35%,差評率更是下降89%。爲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品的需求,不少商家及時調整策略,推出低負擔奶茶。霸王茶姬的低負擔專區提供數種單杯熱量小於150大卡的奶茶,“整杯熱量約等於半個小柚子”的標語令不少嘴饞的減重人士心動不已。無錫本土咖啡品牌彈彈獸咖啡打出“咖啡+健康”理念,藉助益生菌概念,其招牌產品防彈牛乳咖啡全網銷量超125萬杯。
體重管理服務走向專業化
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做好體重管理門診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勵各級各類醫院設置體重管理門診,爲人民羣衆提供高質量體重管理服務。今年以來,江蘇多家醫院積極響應“體重管理年”計劃,從開設特色門診到多學科聯合診療,再到推出創新減重方案,一系列舉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爲衆多超重、肥胖患者帶來了健康新希望。不少專家表示,自“體重管理”成爲熱詞後,患者就診量明顯增加。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開設體重管理聯合門診,成爲江蘇首家三甲醫院開設的“科學減重+健康增肌”雙目標體重管理聯合門診;南京市中醫院正式成立體重管理示範中心,開設體重管理門診、體重管理營養指導門診、體重管理運動指導門診以及多學科專病門診……江蘇省中醫院則採用中藥、針刺、耳壓等特色療法,幫助患者減重。“患者小王身高160釐米,體重達75公斤,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我爲她制定了爲期半年的中醫治療方案,通過中藥調理、針刺和耳壓治療,幫助她改善身體代謝功能。”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曹仕兵認爲,治療肥胖不能僅關注體重數字,更要注重調整患者失衡的身體狀態,使其迴歸健康。
在減重方式上,多學科聯合門診正成爲趨勢。今年上半年,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減重、疝與腹壁外科聯合內分泌科、呼吸科、營養科、心血管內科、運動康復科、臨牀心理科等多學科團隊,舉辦了大型公益多學科義診活動,爲肥胖患者提供免費健康篩查、個性化減重方案及術後康復指導。此外,爲滿足更多人的減脂需求,江蘇省人民醫院臨牀營養科聯合膳食科共同研發了健康減脂營養餐——輕體能量盒。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蔣琳介紹,目前該營養餐正逐步面向社會推廣,助力大衆開啓健康減脂新旅程。(沈玉青 許若水)
來源:江蘇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