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接種便利,築牢健康屏障” 主題圓桌會在京舉辦
來源:環球網
3月6日,“提升接種便利,築牢健康屏障”重點傳染病防控主題圓桌會在京舉辦。會議由新華網主辦,聚焦提升流感疫苗接種便利性,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和高校、醫院、社區流感防治專家,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優化接種方式和加強科普宣傳,提高流感疫苗接種率,助力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體系建設,統籌做好重點傳染病的防控。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原院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李爲民解讀,這一政策導向強調了“預防爲主”的公共衛生戰略,而疫苗接種作爲關鍵一環,其覆蓋率直接影響國家公共衛生安全。“疫苗接種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防線,只有讓更多人願意接種、能夠接種、及時接種,才能真正築牢全民健康屏障。” 李爲民提到,當前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仍然較低,提升流感疫苗接種率不僅是醫療體系的責任,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推動。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吳浩提出,共享共建疫苗免疫屏障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關鍵。建議政府、社區和企業加強合作形成穩定的疫苗接種網絡,提高接種的公平性和便利性。吳浩認爲,疫苗接種不僅是個人行爲,更是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每一個人的接種都在爲整個社會建立更強的免疫屏障。”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孫鐵英提到,部分公衆,尤其是老年人,對疫苗的安全性仍有顧慮,導致接種意願不高。“實際上,流感疫苗不僅能有效預防感染,還能減少住院率和重症風險。”因此她建議,應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疫苗接種能力,建立便捷、高效的接種服務模式。
北京協和醫學院羣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則提醒,疫苗接種不僅有助於個體健康,還能形成“羣體免疫”效應,降低疾病在社會中的傳播風險,“以北京市爲例,學校流感疫苗接種率超過50%的學校,流感暴發率可降低約90%,50%以上接種率便可達到人羣羣體免疫。”
北京西城區白紙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中國社區衛生協會理事徐靜表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疫苗接種的“最後一公里”。她介紹,目前社區衛生機構已建立起較爲完善的接種網絡,包括設立專門的疫苗接種門診、提供便捷的預約服務,並在高發季節前加強重點人羣的動員和組織工作。此外,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部分社區已探索上門接種服務,進一步提升接種可及性和便利性。
圓桌對話環節中,多位嘉賓共同探討了如何利用科普賦能社會健康認知提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睡眠中心主任林俊嶺認爲,對疫苗的研發過程、質量監管和創新進展進行公開科普,是提高公衆信任度、促進疫苗接種率提升的重要手段。
吳浩強調,提高公衆對疫苗接種的認知,關鍵在於精準化、場景化的科普傳播,提議用如短視頻、科普動畫、案例故事等更直觀、生動的傳播方式取代傳統手段,更能引起共鳴。此外,社區醫生、家庭醫生應在日常診療過程中主動普及疫苗知識,解答居民疑慮,形成長期的健康引導機制。同時,應建立更完善的公衆諮詢和反饋機制,線上線下相結合,讓居民能隨時獲取科學、權威的疫苗信息,減少因誤解或信息缺乏導致的接種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