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拉貨 星展估今年GDP有4%

熱門話題

川普對等關稅亂一季,打亂全球供應鏈的拉貨步調,星展集團23日公佈2025年第3季經濟預測,受惠於提前拉貨,第2季GDP成長可能大幅超出預期,並將2025年的臺灣GDP成長預估上調至4%,是目前看得最樂觀的;也因貨都被提前拉掉了,2026年GDP預估僅剩2%。亞洲開發銀行週三則是全面下修亞洲各地區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在主要國家中,臺灣是唯一上修的經濟體,經濟成長預測由4月的3.3%調高爲3.5%。

川普4月2日首次提出對等關稅,重擊全球經貿表現,也重新評估GDP預估值。國內主要機構中,中央銀行估2025年GDP爲3.05%、主計總處估3.10%;國外預測機構中,僅摩根大通、野村及渣打集團認爲臺灣「保3」,但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機構,都還沒看到「上4」的。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說,對等關稅對臺灣經濟的總體影響,將小於4月時原先的擔憂程度,主因是科技類產品已被排除在外,受影響的產品價值約300億美元,僅佔美國從臺灣進口總額的26%,加上3個月的關稅暫停期間,出口商紛紛提前出貨,第2季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4%,GDP超乎預期。

馬鐵英表示,半導體關稅仍是主要挑戰,如果半導體關稅僅限於晶片,其對臺灣的影響應該不大,尤其是先進製程晶片,因爲價格彈性較低,臺灣晶片製造商有能力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但如果半導體關稅擴大到廣泛的科技類產品,就會帶來顯著衝擊。

根據星展預估,對等關稅對臺灣GDP的直接影響爲0.2~0.5個百分點,半導體關稅(僅針對晶片)的直接影響爲0.1~0.3個百分點,但財政刺激措施可以抵銷這些影響。

馬鐵英推估,臺美有望達成貿易協定,臺灣有空間對美國開放國內市場,因臺灣在農業和汽車領域的進口關稅與非關稅壁壘較高,若擴大自美國進口,預期將惠及臺灣消費者,且不至於對國內業者造成嚴重競爭。

亞銀週三全面下修亞洲各地區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反映美國關稅升高和地緣風險加劇,在主要國家中,臺灣是唯一上修的經濟體。亞銀將臺灣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由4月的3.3%調高爲3.5%,2026年則維持在3.0%。

儘管下半年提前出貨的效應減弱,關稅風險仍在,但亞銀解釋,AI產品需求格外強勁,帶動臺灣首季出口成長,預料這波動能將延續到第4季。不過,亞銀提醒,臺幣升值恐怕對出口商構成壓力,而壽險業者手中的美元資產價值已出現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