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罕見“鬆口”?豁免中國千億關稅

據央視4月12日報道,當地時間11日晚間,美國海關發佈公告,稱依據特朗普指示,將對進口的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及零部件實施“關稅豁免”,來自中國的此類產品將不再被徵收125%的“對等關稅”。此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也讓美國國內輿論陷入沸騰。

該豁免政策涉及範圍廣泛,涵蓋智能手機、路由器、部分計算機設備以及衆多電子零部件等關鍵技術產品。不過需要明確,豁免並非意味着零關稅,白宮強調,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仍需繳納因芬太尼問題而擬定的20%關稅。這表明,雖然關稅有大幅減免,但仍存在一定稅收成本。

美國(資料圖)

消息傳出後,美國國內輿論反應不一。部分人士持積極樂觀態度,金融分析師庫貝西指出,豁免政策能夠緩解消費者面臨的漲價壓力,對於蘋果、英偉達等電子巨頭而言,降低了零部件採購成本,這無疑是一項務實的政策調整。從數據來看,自加徵高額關稅以來,美國電子產品進口成本平均上漲35%,蘋果最新款iPhone售價因此上漲近200美元。此次豁免,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美國消費者和相關企業的負擔。

然而,也有不少質疑和唱衰的聲音。《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稱,儘管關稅豁免看似利好,但對於深陷困境的美國芯片行業來說,作用或許有限。而且以特朗普反覆無常的行事風格,未來不排除再度追加關稅的可能,企業仍需保持警惕。芝加哥大學教授與部分經濟學家也指出,長期的關稅政策已經讓美國經濟結構產生動盪,美國國債規模如今已突破36萬億美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高達1.2萬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債務負擔下,關稅戰無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有觸發金融危機的風險,此次豁免可能只是權宜之計。

深入探究背後原因,美國經濟結構因素首當其衝。美國科技企業長期依賴進口零部件,過去幾十年的去工業化進程,致使美國本土難以構建完整的電子產品製造產業鏈。以蘋果公司爲例,其iPhone產品大多在中國組裝生產。若持續徵收高額關稅,蘋果爲保證利潤,必然提高產品價格,這將使iPhone價格大幅上漲,進而削弱其市場競爭力,爲其他品牌創造機會。爲維護美國企業利益,保障相關產業穩定,豁免關稅成爲無奈之舉。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嚴峻的債務危機也是重要因素。中國已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總持有量降至8000億美元以下。不僅是中國,多國紛紛拋售美債,加速去美元化進程。美債收益率因此飆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5%,美國債務負擔愈發沉重。在這種經濟壓力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以緩解債務危機帶來的衝擊。

此外,美國國內與國際上的壓力也促使政策調整。美國國內爆發了超1000場抗議示威活動,民衆對關稅政策導致的物價上漲、經濟不穩定極爲不滿。國際方面,中國等多國採取反制舉措,有力回擊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爲。內外壓力交織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關稅政策,尋求緩和之道。

對此,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發言人表明中方態度,強調關稅戰沒有贏家,美國應摒棄極限施壓手段,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解決貿易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從短期來看,這一豁免政策將對中美相關產業產生影響。美國消費者有望迎來電子產品價格的下降,相關企業成本壓力得到緩解,股價可能因此出現波動。而中國對美出口的電子企業訂單或有所增加,生產積極性提升。但從長期視角分析,中美貿易格局是否會因此發生重大改變仍有待觀察。美國是否會進一步調整關稅政策,中美能否重啓貿易談判並達成實質性成果,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此次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電子產品關稅的豁免,是中美貿易關係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美國國內輿論的激烈反應,也反映出美國各界對貿易政策走向的高度關切。未來,中美雙方如何在貿易領域進行互動,將深刻影響兩國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