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大棒”落地,債市、黃金有何機會?多家基金公司研判

財聯社4月3日訊(記者 閆軍)特朗普“對等關稅”新政,在機構看來,全球貿易體系面臨歷史性衝擊。

此次特朗普關稅新政可以說是對全球徵稅,4月9日起,所有國家對美出口商品需繳納10%的基準關稅,同時對貿易逆差較大的約60個國家加徵差異化附加稅(生效),稅率根據各國對美商品的綜合關稅水平折半計算。例如,越南、歐盟的疊加稅率分別達46%、20%。豁免條款涵蓋鋼鋁製品、汽車零部件、半導體等戰略物資,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協定》的商品繼續免稅。

消息一出,多國迅速宣佈反制措施,歐盟計劃對美國科技巨頭及農產品加稅,加拿大公佈報復性清單,日本汽車業、越南電子製造等出口導向型產業面臨重創。

反饋在資本市場上,包括美股在內全球風險資產同步開啓大幅下跌,美股期貨全線跳水,納指期貨跌4.3%,蘋果、特斯拉等跨國企業市值單日蒸發超1.8萬億美元;大宗商品波動加劇,黃金價格突破3150美元/盎司創歷史新高,原油價格下跌超2美元。4月3日亞太股市同步承壓,日經指數暴跌超4%,韓國綜合指數跌逾3%,A股與港股表現出一定韌性,滬指以0.24%收盤,恆指收跌1.52%。

在“關稅”大棒之下,如何影響A股與港股市場?債市、黃金等大宗商品還有哪些新的機會?對於投資者而言,該如何調整自身的資產配置應對市場波動?多家基金公司在特朗普關稅政策落地首日就給出最新研判。

A股仍以結構性行情爲主,政策發力或將加強

9·24以來,A股和港股市場信仰出現積極的變化,基於國內經濟相關政策出現較大轉變: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房地產政策出現趨勢性反轉,同時強調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創立兩項新型工具引入中長期資金注入,託舉市場風險偏好快速回升。當前,從市場情緒、流動性等多方面來看,均是信心重建的起點。

在經濟溫和復甦之時遭遇“關稅”大棒,市場未來如何走?

在投資市場方面,摩根資產管理預判,新一輪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對風險資產帶來更大的短期壓力。

“在中國股票方面自新一屆美國政府上任以來,港股和A股市場表現出一定的韌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自去年三季度起中國政府更積極的政策導向,以及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潛在盈利增長所引領。”摩根資產管理表示,面對新一輪的關稅影響,中國政府可能會提供後續更多的政策支持。

興銀基金也指出,特朗普關稅政策加劇全球經貿不確定性,但A股憑藉內需韌性、政策工具箱靈活性及國產替代加速邏輯,展現出較強抗壓性。建議投資者在防禦與成長間動態平衡,聚焦政策催化與業績確定性雙主線,把握結構性機會。

金鷹基金認爲,展望2025年,從當前政策執行力度來看,今年會強於2024年,全年宏觀經濟穩健改善,或不會出現較大風險,大盤指數或將呈現慢牛走勢,主要進攻機會在科技方向。現階段行情有可能持續至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間保持觀察關稅執行落地後,階段性情緒上的變化。

“現階段仍以結構行情爲主,建議關注科技、悅己消費、金融等方向。”金鷹基金表示,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國內財政發力的必要性加強,但以赤足率、降準降息爲主的總量型政策能進一步超預期的空間有限,預計市場風格可能會有所切換,由估值修復轉向盈利驅動。市場熱點或會縮圈,聚焦於科技、消費、高端製造領域的產業政策實際執行效果,個股標的之間也將有所分化。

金鷹基金指出,受益於呵護資本市場的政策基調,預計以金融爲代表的紅利資產也將有所表現。

從投資端的角度,超預期的關稅無疑會對短期的風險偏好造成一定程度的擾動,也會加大市場的波動。博道基金經理張建勝指出,從組合管理角度,降低出口的風險敞口,提升內需消費的倉位比重是增強組合韌性的方式之一,同時,相信國內也會加大貨幣財政、內需消費政策方面的對衝力度。

港股二季度或以震盪爲主

港股市場受全球流動性影響更深,4月3日,港股回調幅度較A股也更深,不過,南向資金依然給力,南向資金全天大幅淨買入287.9億港元,爲單日淨買入第二高,僅次於2025年3月10日淨買入296.26億港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機構如何預判港股近期走勢?金鷹基金認爲,二季度會階段性受美股反彈後震盪及關稅影響,或以震盪爲主。

判斷原因有二,一是進入4月後,需評估海外政策落地所帶來的可能風險。二是受政策不確定性擾動及擔憂經濟衰退等風險影響,一季度美股大幅走弱,全球流動性流入新興市場。而在當前美股估值已擠出一些泡沫,且降息預期低、政策不確定性已提前price-in的背景下,美聯儲偏鴿表態給予一定情緒修復帶來的反彈空間,否認了衰退風險,並且針對降息的考量中賦予經濟更高的權重。短期內流動性趨勢性流向新興市場的邏輯被打破,面臨全球流動性再平衡。

張建勝相對樂觀,他認爲,此次關稅對港股的衝擊和A股是類似的,但程度預計會小於過去幾年。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持續買入,港股的投資者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外資的邊際影響在大幅降低。

黃金、國債等避險價值凸顯

美國關稅政策一出,避險情緒急劇升溫,現貨黃金價格突破3150美元/盎司歷史新高,今年以來震盪回調的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場內30年期國債ETF收益率漲幅超過1%。

永贏黃金股ETF基金經理劉庭宇表示,往後看,如果全面對等關稅政策無更多實際和解空間,各國都採取反制措施,會處於一個高度波動、避險的階段,黃金作爲對衝不確定性的避險資產將直接受益。

其次,全面關稅中長期將推高美國的通脹水平,非農就業和GDP數據可能會進一步確認美國經濟下行,美國經濟或將在較長時間內處於滯脹環境中,黃金的抗通脹屬性將得以體現。

最後,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加大其他國家對美國市場的不信任,美元信用損傷、美元走弱,各國央行的長期資金未來或將更加堅定加大對於黃金的增持,與美國資產(美元、美債)逐漸降低關聯,傳統實際利率框架的投資者也將回流黃金資產。

債市有望呈現階段性牛市行情也是業內共識,興銀基金固收團隊表示,一方面,雖然年初外需相對穩定,但從美西航線逆季節性走弱來看,出口端存在邊際轉弱信號,本輪關稅政策對外需將產生影響,整體穩增長壓力加大。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寬鬆必要性加大,政策態度有望從“擇機”轉向“應對”,短期內降準和降息概率都將增加,並且節奏上可能會有所前置。

多元化投資組合有助應對市場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外資管機構對特朗普政府關稅計算頗有爭議,不少國家也直言反制,這增加關稅落地後市場的不確定性。

摩根資產管理認爲,數據顯示其稅率的計算方法是基於各國相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和出口總額,該計算方式可能引起各方的質疑和反對,進而影響其關稅措施的落實。

摩根資產管理再次強調,新一輪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在短期內抑制市場風險情緒,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有助於度過市場動盪時期。投資者需重視從資產組合中的固定收益、股票股息或另類資產獲得收入現金流的重要性,當資產價格因政策引發波動時,能夠提供穩定現金流的資產或更受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