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預算開後門 藍轟發國難財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右)、羅智強(左)日前舉行記者會,指行政院列出的4100億元特別預算案中,國土韌性1500億和撥補臺電1000億和關稅有何關係?(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行政院拍板4100億特別預算,藍委許宇甄26日指出,民進黨藉機偷偷夾帶原本就能納入未來年度預算的項目,是否讓特定人士大發國難財?甚至準備用來選舉綁樁?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批評,在野黨別急切地爲反對而反對,未來審查過程可以理性討論。
行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明訂預算編制與執行可流用,不受《預算法》第63條限制,許宇甄質疑行政院這種開後門、暗渡陳倉的做法,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
她質問民進黨,是不是打算利用高關稅危機,提出特別預算,準備讓特定人士大發國難財?甚至是爲了2026地方選舉、2028總統大選預留綁樁經費?爲了守住人民納稅錢,只要有任何人想趁高關稅危機大發國難財、上下其手謀取私利,定當嚴查到底。
民衆黨副總召張啓楷表示,行政院竟把去年底被刪減的撥補臺電1000億元借屍還魂列入,其他也都是應列在年度總預算的公務預算,若將這些預算改爲特別預算、可跨年度使用,將很難監督,在選舉期間也可能變成執政黨綁樁經費,像過去前瞻預算和8年800億治水特別預算就曾引發爭議。
吳思瑤則說,4100億是「ALL IN ONE」的條例,短期要度過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衝擊,中長程又能有效產業轉型,並全數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支應,與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紅利,絕非所謂的只有少數人受惠或爲了特定人士享有特別優惠。
吳思瑤反批在野黨,不需要急切地爲反對而反對,如果對於條文內容不理解就做出輕率批評,且不符合事實,不利於未來審查過程理性討論。
政院人士昨天迴應,有關特別條例的制定及特別預算的編制及審議,皆按照《憲法》及法定流程辦理,並受立法院監督;政院此次所提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與過往制定特別條例流程並無二致,且已明確訂有預算上限。
政院人士強調,特別預算編制後將送請立法院審議,未來特別預算執行當然也受到立法院監督,相信立法院將理性審議,儘速給予臺灣產業及社會最需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