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首席廚師」賽善用在地食材 蘇俊賓提惜食3階論

蘇俊賓(中)與獲獎選手一起烹調3道佳餚,都是在地食材。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爲落實惜食,從源頭減少食物浪費,舉辦「首惜廚師」甄選推動在地飲食與低碳生活。副市長蘇俊賓今日頒獎表揚優秀獲獎的參賽者,與「惜食廚師」們料理3道美味與兼具環保的佳餚;選手將代表桃園參加全國賽。

3道佳餚使用的食材全數爲桃園在地,如觀音蓮藕、復興竹筍與桃園黑豬肉等,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農產,降低運輸里程,也展現對食材的尊重與珍惜。蘇俊賓表示,市府近年推動低碳的惜食文化,包括社會局關懷據點、學校營養午餐等,都使用當季、在地的農產品,透過創意轉化原本可能被丟棄的食材,華麗轉身登上餐桌。

環保局表示,活動分爲惜食創意教案組、惜食料理食譜組,教案組由薛雲華、胡育霖老師合作設計的「超級午餐SHOW!產地傳奇 × 惜食大挑戰」,贏得評審青睞,他們以校園午餐爲主題,結合教學與創意,帶領學生化身「惜食偵探」,探索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旅程,並以「午餐DJ」等趣味活動,將惜食理念融入日常校園生活,從小培養尊重食物與資源的態度。

在料理組方面,來自桃園、目前就讀澎湖科技大學餐飲系的吳添豪,以「蝦語藏珍」與「魚影金芯」兩道精緻料理脫穎而出。他巧妙運用蝦殼等常被忽略的邊角料,創作兼具創意與環保概念的料理。他們將代表桃園市參加全國大賽,展現「沒有剩餘的食材,只有等待被發現的價值」的惜食精神。

蘇俊賓說指出,學環工的人常說垃圾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同樣的道理,廚餘只是沒有被充分運用的好食材。曾經有學校營養師跟他說,會每天檢視班級營養午餐的廚餘桶,瞭解學生是否喜歡當天的餐食,也可掌握食物分量是否過多。

蘇俊賓提出「惜食三階論」,第一階段是從源頭充分利用,由環保局、農業局與賣場合作,讓一些新鮮但可能賣相不好的農產品或水果,有機會用比較低的價格,讓消費者選購做成餐食的原料。第二階段是料理減廢,透過巧思與料理技巧,讓所有的食材在料理的過程中充分被運用,減少食材被取捨淪爲廚餘;最後一個階段是惜食完食,強調依據用餐人數,烹煮分適中的菜餚,讓「零剩食」成爲日常生活的習慣,兼具健康與環保的意涵。

活動現場,蘇俊賓跟獲獎廚師們一同示範蔬菜煎餃、蓮藕鑲肉與鮮蔬捲餅,這些食譜兼具全食材利用、在地當令及低碳烹調的特色,非常值得推薦。

蘇俊賓與「首惜廚師」選手合影。圖/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