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米奇屋」清出近7公噸垃圾 市府擬訂自治條例治亂象
桃園市中壢區有住戶長期囤積回收物,讓鄰居不堪其擾。在民代多次協調下,市府團隊日前才終於清出多達6.96公噸的垃圾和0.5公噸的資收物。圖/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中壢區有1處髒亂「米奇屋」,因弱勢住戶長期囤積回收物,讓鄰居不堪其擾。受限現行法規,市府無法強行進入清理,好不容易在民代多次協調下,日前才終於清出多達6.96公噸的垃圾。環保局表示,爲避免類似情況重演,目前已研擬相關自治條例,未來將明確界定、整合各局處的責任分工建立標準作業流程,以提升行政效率。
據悉,中壢該住戶爲長期拾荒者,居住空間堆滿大量回收物,長期散發惡臭並滋生病媒蚊蟲,嚴重影響鄰里生活品質。環保局去年底接獲民衆陳情後,多次前往勸導協調,但受限現行法規無法強行進入私人住宅執行清理。
所幸經民代多次協調,今年初由社會局主責統籌,聯合環保局、衛生局、區公所、警察局、消防局、建管處等單位擬定清理方案。清理行動歷時兩天,共動員近140人次、垃圾車4趟、資源回收車1趟,清除垃圾6.96公噸、資源回收物0.5公噸及大型傢俱0.7公噸。
環境管理處長張書豪表示,清理作業面臨空間狹小、通行困難等挑戰,部分大型物品需以吊掛方式運出。作業期間適逢酷暑,近10位清潔隊員即使遇到假日仍主動加班支援,市府昨日也頒發感謝狀,表揚參與清理行動的團體與志工。
環保局表示,囤積問題涉及多個局處管轄權限,包括社會局、民政局的弱勢關懷,建管處的公寓大廈管理,衛生局的傳染病防治與身心健康評估,及環保局的環境清理等,爲避免類似事件重演造成鄰里困擾,市府正研擬「桃園市囤積行爲處理自治條例」。
環保局表示,若自治條例通過,往後市府進入民宅清理前,雖仍需經住戶同意,但該條例將明確界定並整合各局處責任分工,建立標準作業流程,防止局處間互踢皮球,也可提升作業效率;目前條例還在彙整各局處意見中,預計今年下半年草案經市政會議審議通過後送交議會議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