坣娜胰臟癌逝 醫嘆「癌王」發現就晚期:5症狀要小心
▲歌手坣娜過世。(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歌手坣娜於16日因病去世,享年59歲。坣娜長年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坣娜最終是不敵胰臟癌辭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患者在被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醫師提醒,胰臟癌患者可能有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等症狀,千萬不可輕忽。
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過去曾分享,若有背痛可能是胰臟問題,胰臟癌5大症狀像是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等,若5項都出現就特別要警覺。
林相宏示警,脂肪胰與糖尿病、體重BMI、慢性胰臟炎息息相關。他提到,日本學者Yamazaki提出一個理論假說,認爲胰臟的疾病都源自於胰臟內的過多脂肪,所以纔會導致糖尿病、急性慢性胰臟炎和胰臟癌。
林相宏補充,7成早期胰臟癌是完全無症狀的,這中間有超過5成病患都是因爲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很多人覺得腫瘤還小再觀察看看,但胰臟癌在腫瘤還小時就有轉移可能。
他表示,有腫瘤請儘早開刀,因爲腫瘤在2公分以內時開刀,5年存活率高達50%,當腫瘤2到4公分時開刀,5年存活率下降到只剩15%。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先前也曾在臉書貼文說,胰臟真的是再生能力很弱的器官,只要急性發炎一次,胰臟細胞就不太能恢復,容易癌變;根據2024年韓國延世大學統計顯示,急性胰臟炎發生後的2年內,出現胰臟癌的機率高達19倍,過了5年纔會降到2.7倍,一直要等到過了10年以上,風險纔會降到跟一般人一樣。
他強調,愛吃甜食、飲酒、肥胖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羣,要預防胰臟癌,應避免甜食,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南瓜、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