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得主亞洲生技大會開講 談GLP-1受體促效劑如何用於肥胖治療
亞洲生技大會今日上午的「唐獎講座」邀請2024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延斯·祖爾·霍斯特(Jens Juul Holst)擔任主講人。圖/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
國際生技產業年度盛事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今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正式開幕,上午的「唐獎講座」,特別邀請2024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延斯·祖爾·霍斯特(Jens Juul Holst)擔任主講人,分享GLP-1的發現與GLP-1受體促效劑最新研究成果,深入解析GLP-1 RA在糖尿病與肥胖治療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多重共病整合治療上的應用潛力。
在講座上,霍斯特說明,GLP-1(類升糖素胜肽-1)是一種能夠促進餐後胰島素分泌的腸泌素,研究發現,GLP-1能抑制升糖素的分泌,展現雙重葡萄糖代謝調節的功能,而GLP-1受體促效劑是強效的抗糖尿病藥物。
霍斯特教授說明,早在2015年便有研究證實GLP-1受體促效作用對第二型糖尿病的心血管代謝有正面助益,除了影響血管內皮細胞以及有抗發炎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減重效果幾乎可與減重手術相比。
此外,GLP-1受體促效劑也能抑制食慾和大腦的獎賞機制,能有效維持體重減輕至少4至5年。該藥物也能預防、改善射血分率(ejection fraction)降低或保留而導致的心臟衰竭,並對代謝功能障礙相關的脂肪性肝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帶來助益。另外,由於GLP-1對大腦獎賞機制的抑制作用,目前也用應用在酒精與鴉片類物質成癮治療上。
霍斯特亦指出GLP-1 RA臨牀治療上的挑戰,便是高昂的藥物價格,以及服用後產生的副作用,讓病患難以堅持治療下去。而在減重方面,失去進食的快感可能造成病患心理上的反彈,因而抗拒治療,甚至中止療程。他指出,若未能提前建立健康生活型態與心理調適機制,減重成果往往難以長期維持,因此,應着重治療代謝症候羣相關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族羣,並建立有效的長期治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