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明:自籌資金資助19名大學生
近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太陽花幼兒園,幼兒園創辦者、89歲的譚松明正拿着小鋤頭在菜地,將蔬菜種子一粒粒埋進土中。
自2015年起,譚松明每年都資助幾名學生,直到其完成學業。至今,累計已資助19名學生,在當地傳爲佳話。前不久,譚松明獲評助人爲樂類“湖南好人”。
創立助學基金,10年資助19名學子
1996年,從靖州交通局副局長崗位退休的譚松明,沒有閒下來。2005年,他創辦“太陽花幼兒園”。辦學期間,譚松明將辦園收入、個人存款利息、退休金結餘等“捆綁成堆”,想幹點更有意義的事。
2015年,譚松明來到靖州一中,希望學校每年推薦兩名當年考取大學的困難學生,由他給予每人每年5000元至1萬元的助學基金,直至完成學業。同年,譚松明用自籌的20萬元資金,加上譚氏後輩的助力,發起創立“譚氏助學基金”,既資助家庭困難的大學生,又獎勵學業有成的譚氏後輩。目前,助學基金累計結餘近220萬元。
爲了讓“譚氏助學基金”得以延續,2021年4月,譚松明簽署了一份特殊的遺囑:本人離世後,所有存款均作爲助學基金,任何人不得挪用,並聘請原縣一中校長李松青作爲助學基金監護人。
譚松明年少時家境貧寒,依靠國家助學金和社會上好心人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我內心一直有個樸素的願望,那就是,感恩黨和國家的培養,回饋社會。”譚松明說。
這些年,譚松明資助的困難學生總數達19人,資助金額近40萬元。這些被資助的學生當中,有的已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有的還在讀研、讀博深造。
“希望他們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幼兒園內的居民樓,譚松明一住便是20年,桌椅、櫃子等均是40多年的老傢俱,屋子不大卻乾淨整潔。譚松明笑稱,自己沒什麼物質上的追求,每月生活花費很少。
退休生活很簡樸,譚松明說,最讓他感到激動和欣慰的,是收到來自孩子們成長進步的喜訊。
“我定會傳承您的精神,在我有幫助他人的能力時,將愛心傳遞下去。”在一摞譚松明資助的學生檔案中,夾着這樣一封信,落款人是曾照龍。2018年,曾照龍得到譚松明的資助,順利進入西北工業大學。去年夏天,曾照龍來看望譚松明並向他報喜:自己已考上博士,將繼續在航空製造領域深造。今年春節時,曾獲譚松明資助的袁偉打來電話拜年,從雲南大學畢業的他,如今在昆明衡水中學任職歷史老師,高興地向譚松明分享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的感受,暢談新目標……
“希望他們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譚松明對他們充滿了期待。
談起自己的助學舉動,譚松明表示會一直做下去。他說:“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湖南工人報 易鑫 肖揚琳 徐魯湘)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