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新進度 臺美待總結性會商 經貿辦強調持續推動進展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受訪時表示,美國即將和臺灣達成「重大協議」。路透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1日受訪時表示,美國即將和臺灣達成「重大協議」,同時也聚焦於和瑞士及印度的協商,目前還在等待南韓同意先前已宣佈的美韓協議條件。他的最新談話顯然比最近幾周在其他場合的說法還要更樂觀,顯示迄今未能成功爭取降低關稅的國家,可望出現轉圜契機。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12)日表示,臺美雙方關稅談判持續推進,雙方皆認可有一定進展,尚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
知情人士指出,盧特尼克負責處理232條款談判,他說的重大協議,指的就是臺美對等關稅和232條款一起談,由於臺灣出口美國產品有高達七成是高科技資通訊產品,因此關稅談判進度比其他國家慢。且臺灣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對比,確實還有更多部分是關注在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部分,且我方也持續跟美方密切交流,談判過程也是緊扣着232條款與對等關稅雙軌並進。
盧特尼克談話重點
據瞭解,美國積極想要半導體在境內生產,對臺灣科學園區模式很感興趣,因此雙方也有談到我方以「類科學園區模式」赴美投資,不過此部分還是需要由美方政府單位規劃,若有好的環境,確實能吸引更多業者赴美投資。至於能否複製臺灣科學園區模式到美國落地,還需要觀察,但不論業者是否要赴美投資,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業者手上。
盧特尼克11日接受CNBC訪問時,更新了和多國的貿易談判進度,表示美國「即將和臺灣達成重大協議」,「我們或許也會和瑞士達成協議,瑞士的情況終究會逐步明朗」。美國8月已開始對來自臺灣的進口產品加徵20%關稅,對瑞士進口則加徵39%關稅。
路透報導,瑞士提議在美國興建一座黃金精煉廠。美國財政部6月的外匯報告指出,瑞士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達383億美元,黃金是推升瑞士對美貿易順差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