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Plus遭爆臺灣腔英文禁播報 監院批歧視要求檢討

文化部創立的影音平臺Taiwan Plus過去曾質疑成效不彰,監委林鬱容、紀惠容、王美玉調查發現,有內部人員表示,因具「臺灣腔英語」而遭主管拒絕出現在鏡頭前。監院認爲排除臺灣口音不僅違背平臺「傳遞臺灣觀點」的初衷,也有歧視本國人才疑慮,文化部應該檢討改進。

三位監委調查發現,TaiwanPlus旨在拓展臺灣對外傳播量能,但從營運績效來看,觀衆觀看次數區域集中於亞洲地區(67.6%),美洲次之(20.6%),兩者合計已逾88%,其它地區佔比偏低,推廣成效與擴展國際能見度之政策目標仍存有落差,亟待文化部檢討現行推播策略與節目內容設計,以提升TaiwanPlus的國際傳播效益。

三位監委還說,TaiwanPlus新聞編採決策權限高度集中於少數主管,跨國團隊間共識不足,對於國內與國際新聞的選題標準有顯著差異,也曾發生新聞焦點失準之情形,影響平臺公信力與形象;主導新聞編採的外籍主管對臺灣社會脈絡掌握有限,與我國籍編採人員在新聞選題與處理方式上意見分歧,面對重大國際或本土事件時,常出現判斷標準不一之情形,且決策權限集中於外籍主管,此一組織架構凸顯TaiwanPlus已浮現編採失衡的風險。

三位監委指出,TaiwanPlus是以英語播報爲主之國際傳播平臺,原應展現臺灣多元文化與語言特色,但有人員表示,曾因具「臺灣腔英語」而遭主管拒絕出現在鏡頭前播音;TaiwanPlus目前播報人員已涵蓋英國、美國、印度、紐西蘭等多種口音,排除臺灣口音不僅違背平臺「傳遞臺灣觀點」的初衷,也有歧視本國人才疑慮。文化部允應檢討TaiwanPlus播報人員選任標準,亟需建立多元包容之語音政策。

Taiwan Plus品牌識別。圖/取自JL Design官網

監察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