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廚餘掩埋場遭爆以土石覆土 市府強調不可能使用不合格材料

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左三)表示,土石進入掩埋場都經過環保局檢驗,不可能使用不合格材料。記者陳敬豐/攝影

臺中市爆發全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全國禁止廚餘餵豬,廚餘量大增,臺中先前多以掩埋處理,有議員爆料,昨天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後,市府連夜覆土,卻使用不合格的土石,提油救火;市府今天強調,土石進入掩埋場都經過環保局檢驗,不可能使用不合格材料。

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今天開記者會,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表示,30日後廚餘掩埋場從緊急開設的12處縮減爲3處,還沒禁止廚餘餵豬時,臺中每天熟廚餘約120公噸,禁止餵豬後,每天約250公噸,昨天共287公噸,其中187公噸焚化發電,100公噸掩埋,目前量能無虞。

民進黨議員江肇國昨晚爆料,卓榮泰視察文山掩埋場後,臺中市長盧秀燕現場承諾加強覆土,晚上市府連夜調派養工處各區隊包商載運土石,但到現場才發現土石充滿石頭、土塊,無法使用,只能請回,無疑是提油救火,亂成一團,沒一天讓人放心。

環保局迴應,掩埋場的覆土依照規定要使用粒徑較小的沙土,才能較好掩蓋氣味,昨晚建設局主動表示要幫忙載運土石,但到掩埋場後,環保局認爲土方粒徑較大不適合。鄭照新也說,環保局都會在掩埋場檢驗,且中央持續稽查,不可能使用不合規格的材料。

昨日霧峰掩埋場遭拍到廚餘坑污水溢流,環保局指出,廚餘水外溢是因爲廚餘含水性較高,砂土覆蓋後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土石比重較大沉降到廚餘下方,上方纔會冒水,但絕對都在掩埋坑內;前幾天臺中下大雨,掩埋場部分低窪處有雨水,並非全部都是廚餘水。

鄭照新強調,掩埋場從12處縮減到3處之後,封閉的掩埋場都按中央指引,每50公分廚餘覆土30公分,市府還加強標準到覆土50公分;外界傳言掩埋場沒有鋪設防水布,他昨晚看政論節目還聽到這類說法,要鄭重聲明,所有掩埋場都有不透水布。環保局補充,緊急掩埋場原本就是衛生掩埋場,底層都有2層不透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