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燒肉天皇」料理結合劇場表演 板前長上菜時POSE擺好擺滿

▲燒肉天皇還創設了浮誇劇場式上菜秀與搞笑橋段。(圖/燒肉天皇提供)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臺中燒肉市場競爭激烈,去年底開幕的「燒肉天皇」,除了使用日本和牛、海膽等高級食材外,還創設了浮誇劇場式上菜秀與搞笑橋段,希望能在紅海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燒肉天皇創辦人暨板前長蕭桔麟入行25年,原專精粵菜與川菜,卻選擇最熱愛的日式燒肉割烹作爲創業起點。他坦言,雖然臺中燒肉市場早已是紅海,但將料理與劇場元素結合,創造有溫度、有故事的板前體驗卻幾近於無,希望他們的努力能爲喜愛頂級燒肉的客層帶來突破形式、觸動心絃的全新體驗。

▲燒肉天皇用餐空間。(圖/燒肉天皇提供)

在創業前,蕭桔麟與夥伴走訪臺、日燒肉店、Omakase無菜單料理與Fine Dining逾300家,餐廳命名爲燒肉天皇,則是希望以「天皇、皇后」尊榮概念款待貴賓,同時還加入浮誇劇場式上菜秀與搞笑橋段,像是服務人員活潑喧騰地揭開食材百寶箱、板前長上菜時POSE擺好擺滿,而且在這裡慶生還有開運綵球在壽星面前爆開,情緒價值瞬間拉滿。

▲▼板前長上菜時POSE擺好擺滿。(圖/燒肉天皇提供)

燒肉天皇平日板前午間套餐每位2500元+10%、假日午間與晚間每位3500元+10%,這一季的菜單以名古屋爲主題,透過16道料理講述一段段小故事。好比將白川鄉合掌村風光濃縮於方寸之間的「先付」,筍殼中間藏着以鮮筍沙拉,沙拉上是點綴醋凍的生食級靜岡甜蝦,和牛造型竹炭餅乾夾入和牛尖三角肉製成的生牛肉球和魚子醬,甜軟中微帶嚼勁與鹹鮮。

▲將白川鄉合掌村風光濃縮於方寸之間的「先付」。(圖/燒肉天皇提供)

▲炸牛舌。(圖/燒肉天皇提供)

「炸牛舌」是從大須觀音寺捻香動作獲得靈感,厚實的牛舌根部先以滷汁燉煮到鬆軟入味,切粗條、裹麪包粉炸,再佐濃郁味噌醬。「煙燻和牛牛舌」還原旅途中在「一生懸命居酒屋」嚐到的稻薰風味,蕭桔麟將牛舌前段薄切後以竹籤串起,炭烤後再燃燒稻草來薰煙,增添獨特香氣。

▲取材三光稻荷神社「錢洗」習俗的「和牛涮涮鍋」(圖/燒肉天皇提供)

取材三光稻荷神社「錢洗」習俗的「和牛涮涮鍋」,將油花豐富的和牛紐約客肉片放進小竹籃以山椒、白蘿蔔提味的昆布高湯涮煮,待肉色由粉紅轉爲嫩白即可享用,甜嫩肉質入口即化,滿滿的儀式感。「甜點重箱」重現名古屋Sky Promenade高樓夜景,重箱上層是季節水果,下層則是以白川鄉合掌村名物「五平餅布丁」爲靈感製作的焦糖布丁,再以乾冰和火焰將用餐氣氛帶入另一高點。

▲雙人經典牛盛拼盤。(圖/BAY 韓式燒肉俱樂部提供)

另外,因韓國綜藝《單身即地獄》而爲臺灣觀衆熟知「文世勳」,今年受邀擔任臺中「BAY 韓式燒肉俱樂部」的餐飲總監,將最道地的韓式風味帶進臺灣,同時融合他對時尚、音樂、藝術與文化的理解,打造一個結合潮流精神與美食魅力的嶄新聚會空間。

▲馬鈴薯排骨湯。(圖/BAY 韓式燒肉俱樂部提供)

餐點設計則由兩位來自韓國知名餐飲集團的主廚常駐掌舵,其中餐廳最推薦的經典燒烤牛小排LA GABI,以臺灣高山水梨取代部分醃料,讓肉質自然散發清甜香氣。除了燒肉,這裡也吃得到韓國3款傳統鍋物:馬鈴薯排骨湯、部隊鍋與大醬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