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北京「銅鍋涮羊肉」每天從內蒙直送羔羊!上菜極快秒擺滿整桌

撰文攝影/小虎食夢網、整理/實習記者陳品勻

這篇來分享幾家不是米其林但也值得分享的餐廳。涮羊肉算得上是北京美食明信片,北京最有名最老的涮羊肉算是東來順,但目前最火的滿福樓算得上其一,雖然僅僅只有30餘年,標榜的是每天從內蒙古直送的羔羊,除了羊肉外這裡的肉類、菜品算是蠻多的,據說也是北京熱門的喜慶宴客酒樓。結論:真的是蠻好吃的,各種肉類的水平都不差,芝麻燒餅也非常好吃,值得一嘗。

►更多吃喝玩樂大小事,快追隨旅遊雲官方Instagram

▲北京滿福樓查了一下好像就三家,我們吃的是離北京首都機場比較近的「天竺店」,有如天壇的外觀蠻吸睛的。

北京最火的涮羊肉就導遊的說法滿福樓在北京算不上什麼老字號,畢竟也只有短短30年的歷史,但發家史有一點意思。據說滿福樓的老闆第一次嘗試挑戰餐飲是失敗的,後來轉戰其他行業賺到錢,這才又回來開了「滿福樓」,從此紅紅火火,如今已經是北京知名的餐館,也是不少北京人喜慶宴客的餐廳,以餐廳的裡裡外外來看也算是體面。

▲餐廳的角落掛滿了以店名爲主的祝賀字畫。

上菜速度迅速這家是這次行程的第一餐,下飛機便飢腸轆轆的衝了過來,安排的是在包廂享用。上菜的速度有夠快,快到我連用手機拍照都來不及,一下就擺滿了整張桌子,這時火鍋都還沒放上來。這第一餐大家真的沒在客氣,光羊肉就吃了三、四十盤,連同其他大大小小應該有七、八十盤。

餐點品項衆多我這個人吃東西向來不太看價位,只挑喜歡吃的,也不太愛評論貴或是便宜,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是以總是拍幾張Menu給大家參考價位就得了。順便說一下的是這裡的菜單真的很大一本,羊類,火鍋料,北京小食好幾十樣,搞不好有接近百樣的食材、料理。

乾隆小白菜四碟小前菜,最愛的是乾隆小白菜,據說是當年乾隆爺的最愛,洗淨瀝乾的小白菜(不煮),芝麻醬、白砂糖、陳醋攪拌,上桌前幾滴香油和鹽巴調味,白菜爽脆的口感、芝麻醬的濃郁合併,爽口又涮嘴。

芝麻燒餅沒來北京前,老聽別人說北京芝麻燒餅有多好吃,但就我在其他城市吃上的芝麻燒餅倒是不覺多好吃,但今日一嘗真是完全兩回事。餅的外層芝麻酥脆、餅身軟糯很有層次,掰開後滿滿的芝麻醬和麪團混後的香氣撲鼻而來,雖然前一兩口有一點的幹,但咀嚼後居然越吃越順口,超香超綿好吃得亂七八糟,於是大夥又加點了兩盤。

▲搭配涮羊肉的蔬菜有八大件,不夠都可以加點,但我這個人是標準的肉控,這些菜我應該動不到三口。

涮羊肉由來北京涮羊肉的標配宮廷銅鍋,據說涮羊肉最早出現在《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這也是火鍋最早的記載,但盛行於清朝,北京人稱之爲「涮鍋子」。至於涮羊肉之名據說有一次忽必烈揮軍南下時,突然想吃羊肉,便叫廚師去煮,剛殺好羊而來不及下鍋敵軍便至,廚師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滾水中涮,忽必烈吃完後便急忙迎戰。打完勝戰回營後,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涮羊肉的標配沾醬得是芝麻醬,滿福樓的芝麻醬又香又濃,而且不會死鹹超正點,特別是涮上羊肉非常搭。

牛、羊、豬、雞通通來!當天我們一共吃近十種肉片(牛、羊、豬、雞),但多數是冷凍後片薄,肉質是好但沒啥特別,比較有滋味的還得是羊肉(羊頭寶船),畢竟在臺灣比較重視的是牛、豬。當中最有印象的是捲成細長狀的羊肉,就服務生的說法用的是內蒙的仔羊,沒有腥騷味不說,還像一點點順口的油香甜。

手切羔羊不過最好吃的自然是新鮮的手切羔羊,肉質軟嫩得不得了,口感端完全不是冷凍肉可比,甜度也是整整上升兩三個層級,當然價位上也是。

▲臺灣很少見的羊肉丸子,相對牛肉丸味道重了些,喜歡羊肉的應該很愛,另外兩種是蝦丸和墨魚丸。

▲現點現烤的羊肉串相當了得,在吃多了涮羊肉來上幾串,也是另一種北京美食的切換。

滿福樓天竺店

地址:北京市順義天竺鎮天竺家園17號營業時間:10:00-22:00

如果「吃」只是爲了填飽肚子,那「食物」也未免太無趣了~~《小虎食夢網》部落格、粉絲團

【你可能也想看】

►利尻島必喝乳酸飲料竟有大蒜味!70年老店還有紫蘇、山葡萄口味►北海道最高峰「旭嶽纜車」必搭!雲霧纏繞活火山、俯瞰東川平原►札幌《孤獨的美食家》CP值燒肉!隱身民宅煙霧瀰漫 厚牛舌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