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戶政所花錢租刷卡設備 推動10年僅達三成遭批牛步

民進黨臺中市議員楊典忠指出戶政所多元支付,目前僅三成,中央目標九成,落差太大。記者陳秋雲/攝影

臺中市議會今天進行民政業務質詢,市議員楊典忠指出,臺中市推動「戶政規費多元支付」已超過10年,但截至目前,民衆以刷卡、電子支付繳納的案件僅約佔三成多,遠低於行政院設定的2025年行動支付普及率九成目標。他要求民政局訂出明確績效指標,明年多元支付比例至少要提升至六成以上。

副市長賴淑惠迴應,行動支付已是趨勢,目前市府除戶政規費外,其他機關規費亦陸續導入多元支付功能,民衆可透過「臺中通APP」繳納停車費及市府規費。她表示,未來除強化宣導外,也會要求各機關第一線同仁於臨櫃服務時主動引導民衆體驗多元支付,以擴大使用率。

楊典忠表示,行政院早在2018年便訂下2025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九成的政策目標,盼藉此提升支付便利性、創造更多應用場域,推動全民行動支付習慣。不過,臺中市推動多年成效有限。據統計,全市戶政事務所現有多元支付設備共185臺,包括120臺悠遊卡機、35臺中華電信多元支付機、30臺信用卡機,年租金合計約57萬6180元,但實際使用率僅約三成。

他指出,近三年民衆以多元支付繳納戶政規費案件數分別爲2022年66萬8772件、2023年96萬7157件、2024年110萬228件,今年(2025年)1至4月則爲41萬2178件。以全市每年約300萬件戶政規費案件估算,比例僅約三成。多元支付比例雖逐年增加,但成長幅度緩慢,2022年爲21.8%、2023年29.7%、2024年33.3%、2025年前四月35.3%,顯示與中央九成目標仍相距甚遠。

楊典忠指出,多元支付除可減少現金交易風險與找零時間,還能避免僞鈔問題並提升效率,應是政府服務數位化的基本項目。他批評,市府雖自升格以來不斷強調「智慧城市」與數位轉型,甚至成立數位發展局,但行政應用仍顯落後。他強調,AI時代已來臨,支付方式推陳出新,「連夜市攤販都能多元支付,政府單位更應以高標準自我要求」,並建議未來可導入「臺中幣」等地方支付工具,全面革新行政繳費系統。

民政局長吳世瑋則表示,市府將持續朝中央九成目標努力,並加強宣導。他強調,多元支付推廣除仰賴制度與宣導外,更需民衆使用習慣改變,「我們觀察到,即使在超市或商圈,使用多元支付的比例也未達九成,政府會持續推進並提升便利性,鼓勵更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