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稱包租代管破10萬戶 時力批:不提社宅是原地踏步

內政部國土署近日發佈全臺包租代管戶數突破10萬戶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時代力量表示,這對臺灣的房屋市場改革當然是好消息,但真正的問題是,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卻陷入停滯,賴清德總統上任逾1年,至今尚未覈定任何一戶新社宅。(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國土署近日發佈全臺包租代管戶數突破10萬戶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時代力量表示,這對臺灣的房屋市場改革當然是好消息,但真正的問題是,政府的社會住宅政策卻陷入停滯,賴清德總統上任逾1年,至今尚未覈定任何一戶新社宅。

時代力量指出,賴清德總統在選前承諾,將在蔡政府時代已興建的12萬戶基礎上,於2032年前再增加13萬戶社會住宅,然而目前進度停滯不前,行政院以財務自償爲由要求內政部重新研擬方案,導致政策遲遲無法啓動。

時代力量指出,包租代管與社會住宅應是「短期」與「長期」並行的雙軌策略。包租代管能迅速見效,紓解眼前居住壓力;但唯有社宅,才能從根本上提供穩定居住保障,並對市場租金形成制衡,產生結構性效果。

時代力量表示,社會住宅本就具有公益性質,若要求以租金完全抵銷成本,根本不切實際,政府若以財務負擔爲理由拖延覈定,只會讓外界更加懷疑賴政府對社宅政策的態度與誠意,唯有增加社會住宅供給,吸引租屋族進駐,才能間接拉低整體租金水位,反觀包租代管,雖有成效,但無法取代社宅的長期穩定功能。

時代力量呼籲,社會住宅政策不可能立竿見影,涉及土地取得與地點選擇,必然耗時多年,若政府現在仍不啓動規劃,未來將更加嚴峻。時代力量要求賴政府正視社宅需求,儘速覈定興建計劃,落實居住正義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