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公車「搭不到、過站不停」惹民怨 議員批:按時刻錶行駛難落實?
交通局統計,指近三年公車投訴,以「搭不到車」「過站不停」年均7、8000件。記者陳秋雲/攝影
臺中市政府雖持續補助公車業者,但公車「搭不到、過站不停」問題仍普遍存在,臺中市交通局統計,異常發車及過站不停,一年近8000件,讓搭車族無奈。
依交通局資料,近3年公車投訴數量仍高。2023年度異常發車高達5502件,2024年略降至4296件,今年截至9月已累計3197件,預估全年可能超過去年水準;其次是「過站不停」,2023年2240件、2024年2472件,今年截至9月已有1935件。
市議員何文海、張廖乃綸都指出,接到不少民象反映此現象,議員質疑,市府持續補助業者,爲何最基本的「準時抵達、依時刻表行駛」仍無法落實?
何文海說,其他投訴包括溢扣款、服務態度不佳、危險駕駛、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公車動態資訊不足、未待乘客上下車即開動,以及班次規劃不合理等。
何文海要求交通局提出改善方案,特別加強對「過站不停」與「未依時刻表運行」的稽查與懲處機制。
交通局迴應,爲持續提升公車服務,每年辦理公車評鑑,評鑑成績將影響業者年度虧損補貼額度,督促業者改善服務。同時,2023年及2025年已調整每車合理營運成本及公車基本運價,並要求駕駛員加薪至少4000元、其他公車從業人員加薪逾2000元,以穩定駕駛人力並增加班次,便利市民搭乘。
交通局強調,將持續透過評鑑、稽查及加薪機制,提升公車服務品質與可靠度。
臺中市議員何文海舉交通局統計數字,指近三年公車投訴數量仍高。圖/何文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