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大安區芋頭評鑑 黃至青奪特等
臺中市大安農會23日舉行優質芋頭評鑑,芋農黃至青獲特等獎殊榮。(大安農會提供/溫予菱臺中傳真)
適逢芋頭產季,臺中市大安農會23日舉行優質芋頭評鑑,共40多位農民參加,歷經兩輪廝殺,最終由芋農黃至青獲得特等獎殊榮。大安農會總幹事蔡建宗表示,芋頭爲安農五寶之一,爲改善農夫生計,農會積極推出芋頭相關製品並舉行評鑑,盼進一步提升芋頭栽培技術與品質。
大安區優質芋頭評鑑昨登場,今年共40餘組產銷班及芋農參與,蔡建宗表示,大安區位在大安溪與大甲溪間沖積平原,擁有土壤肥沃、水源乾淨及氣候適宜的優勢,非常適合芋頭的生長,每年8月至翌年4月產季,生產的芋頭口感綿密鬆軟,品質優良,深受民衆喜愛。
蔡建宗說,競賽初選先選出20名後,再進入第二階段評鑑,並邀請農糧署中區分署臺中辦事處主任陳瑛、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蕭政弘等擔任評審,依生鮮芋頭外觀整齊度、形狀、縱剖面、病蟲害情形、熟芋香氣、色澤、質地、口感等多項指標專業評比,最終由黃至青榮獲特等獎,鄭全益及賴定弘榮獲頭等獎。
蔡建宗說明,農會除了每年舉行芋頭評鑑,也從2023年開始辦理農業部環境專區計劃,並於北大安畫定119公頃的專區,以芋頭和水稻爲核心作物,透過農地利用、友善環境、組織整合、培育訓練和管理機制等五大面向,提升大安芋頭的品質,期盼建構「大安區安全芋頭供應平臺」。
大安農會補充,爲提升大安芋頭能見度與改善農民生計,也致力開發芋頭加工品,包括結合「飛天豬」的芋頭香腸、芋頭貢丸等,希望藉由芋頭評鑑比賽,提升芋頭栽培技術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