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6罷免案全軍覆沒 何欣純認不如預期:許多反對聲音都值得省思

▲民進黨立委何欣純。(圖/何欣純國會辦公室提供)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大罷免第二波7名藍委與核三重啓公投今(23日)投開票,雖仍在開票,但幾乎確定31件罷免案全數未能過關。而負責協助臺中罷團的綠委何欣純稍早表示,在823開票結果的同時,也是臺灣民主換檔再出發的開始,社會期待「民主當家、民生優先」,每一票都是臺灣繼續向前行珍貴的資產養分。雖然投票結果不如預期,但仍是公民力量的集結,聽到許多民衆支持、反對的聲音,都值得政治人物省思,即使結果與我們的想法不盡相同,但我們始終「遵從民主、優先民生、相信臺灣」。

何欣純指出,所有公民團體志工朋友都辛苦了!我的腳步也走遍臺中山、海、屯、城的每個角落,看到許多平時不太關心政治的朋友,願意挺身站出來、甚至沒日沒夜做志工,表達自己對國家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對藍白政黨與時局,表達憂憤的想法與心情。

何欣純強調,雖然投票結果不如預期,但仍是公民力量的集結,也是臺灣民主進程新的起點,是所有不分黨派政治人物必須聆聽的聲音,我要謝謝辛苦的公民團體志工,以及衆多參與活動、和走進投票所的市民朋友,充分展現臺灣基層的草根力量,讓臺灣的民主更加紮實有韌性。

何欣純指出,這次公民行動,我聽到許多民衆的聲音,有支持、有反對,都值得我們政治人物細心聆聽、請教與省思:有人表達對臺灣民主的憂慮,我聽到了,有人擔憂美國關稅,衝擊臺灣經濟民生,我也聽到了,同樣的,也有人對臺灣能源政策提出許多意見,我也都聽到了。

對於罷免結果,何欣純強調,無論是什麼聲音,都是來自臺灣這塊土地的聲音,也都是我們臺中人的願望。我會繼續尋訪請益臺中各地,細細傾聽、好好溝通,緊握大家的雙手,與臺中市民朋友作夥,爲臺中這座偉大城市,一起擘劃我們城市的願景。

何欣純指出,臺灣的民主自由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投票來實現,臺灣的民生經濟更是由全民血汗、智慧、攜手努力,纔打下現在的基礎,尤其臺灣疫後正要振興、但又面對美國關稅衝擊、及極端氣候下的風災暴雨,我們更要齊心同力。

何欣純表示,即使投票結果,與我們的想法不盡相同,但我們始終「遵從民主、優先民生、相信臺灣」。謝謝所有的臺灣公民,民主就像接力賽,民生經濟更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石,「拚民主、顧民生」,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爲了臺灣的前途、與臺中的未來,我們一定能相互理解、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