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系AI供應鏈持續受惠 有利臺股多頭格局延續
臺股市值再度衝破歷史天花板!根據最新統計,臺股總市值9月22日正式突破3兆美元,躍升爲全球第八大股市,9月23日臺股更寫下歷史新頁,正式突破26,000點大關!隨着美國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全球資金成本下降,資金迴流市場的趨勢日益明顯。臺股在資金行情與AI題材雙重利多推動下,再創歷史新高,臺積電(2330)ADR持續走強,AI供應鏈相關個股同步上漲,顯示市場對AI長期成長動能的高度信心。野村投信表示,AI應用推升企業資本支出,尤其高功耗晶片帶動散熱、電源管理、測試設備等需求,臺灣在AI伺服器代工市佔率逾九成,具備完整供應鏈優勢。在此前提,主動式ETF成爲投資人蔘與臺股行情的重要工具。相較於被動式ETF追蹤指數,主動式ETF由專業經理人靈活選股,能即時調整持股因應市場變化,即時掌握AI產業成長紅利。
野村投信全球整合投資方案部主管暨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遊景德表示,受惠於AI前景及降息帶動下,美股Nasdaq、費半,連同臺灣加權指數、南韓 Kospi 、日經等多國股市均創下歷史新高。目前來看支撐臺股股上漲的兩大動能:資金面釋放(市場預期聯準會將降息)與產業結構分歧(AI強勢成長主導),兩項趨勢皆未出現反轉跡象。而儘管科技股估值已隨股價創高來到相對高位,但在 AI 需求穩定、企業基本面支撐下,當前高估值具備合理性。
臺股自2022年底起漲至今,指數已從低點約13,000點上漲至逼近26,000點,累計漲幅達100%,此波漲勢主要由AI供應鏈帶動,尤其是大型權值股,AI驅動的企業獲利成長週期,預期將延續至2026年,成爲支撐臺股中長期多頭行情的重要基礎。Apple iPhone17於9月19日正式銷售,市場消息指出,蘋果已要求臺灣的供應鏈立訊與鴻海(2317)將iPhone17的產量拉高三成,以因應市場強勁的需求,臺股iPhone17供應鏈包含,臺積電、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鴻海、臻鼎-KY(4958)、臺郡(6269)、華通(2313)、奇𬭎(3017)、美徑、新普(6121)、宣德(5457)與晶技(3042)等。
此外,亞利桑那州於9月19日批准Telsa於該州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機器計程車(robotaxi),測試期間測試車輛將配備監控人員,在市區行駛時,安全人員可坐在副駕駛座;而在高速公路上,則需移至駕駛座以便隨時接管車輛,加速技術迭代,象徵監管機構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接受度提升,也有助於特斯拉商業化實現。Telsa臺灣主力供應鏈包含,臺積電、大立光、亞光(3019)、同致(3552)、朋程(8255)、啓碁(6285)、明泰(3380)、臺達電(2308)、瑞昱(2379)、廣達(2382)與鴻海等。
遊景德分析,AI領域的主導者不再侷限於少數幾家企業,整體產業的參與者與受惠者正快速擴大。這不僅有助於推動AI的多元發展,也使受惠供應鏈涵蓋範圍從硬體延伸至軟體,形成更完整的生態系。另一方面,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2026年輝達GB系列伺服器出貨量預估將達6萬櫃以上,年增率高達76.4%,而隨着Oracle大幅擴充AI伺服器需求,相關訂單將轉化爲臺灣AI出口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包括散熱、電源與連接器等領域將持續受惠。
遊景德指出,AI應用正從雲端延伸至邊緣運算與終端設備,預期將在2026年前形成第二波成長動能,AI驅動的供應鏈需求將持續擴張,推動臺灣供應鏈獲利高峰將至少延續至2026年底。主動式ETF如00980A鎖定AI核心趨勢財,在震盪市況中展現靈活的投資韌性。隨着AI技術持續推進、ASIC晶片出貨放量、CPO等新技術成熟,預期2026年臺股仍具上行空間,主動式ETF的靈活操作將爲投資人提供佈局臺股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