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周重頭戲 亞洲那斯達克計劃21日啓動
「2025臺灣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21日舉辦啓動典禮。圖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圖/本報資料照片
打造臺灣成爲「亞洲那斯達克」的計劃要啓動了!金管會攜手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中保管結算所,將於21日舉辦「2025臺灣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啓動典禮,金管會將透過放寬及精進創新板制度及債券市場相關規範,提升臺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並希望在二年內吸引逾40家企業掛牌。
爲力拚臺灣成爲「亞洲新創籌資平臺」,金管會不斷推動創新板制度升級。2025年1月就已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讓一般散戶也能參與交易,將潛在參與人數從原先的30萬戶擴大至全市場1,300萬投資人蔘與,市場規模瞬間擴大43倍,而下一步則是要放寬交易面,讓創新板也能進行當衝,逐步與一般上市櫃條件拉齊。
爲了吸引更多海外新創公司、具競爭力的明星產業來臺掛牌,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會進一步鬆綁,據瞭解,鬆綁措施將包括掛牌條件、交易制度、掛牌後監理要求,債市部分則研擬「雙向國際債掛牌」,將允許臺日企業可互相跨市場發債,國內外發行人條件也將放寬。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預計將鎖定五大信賴產業與12項前瞻新經濟事業,包括科技創新、數位轉型等新興領域,法規鬆綁預計將在今年底前完成修訂,爲海外企業來臺創造更友善的籌資環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啓動典禮除了有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致詞之外,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也將進行完整的說明。
當天還有「產業創新日論壇」聚焦關鍵政策與國際趨勢,邀請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臺灣總經理江芳韻發表專題演講。趨勢對談則由產官學界代表對談交流,包括:創投公會副理事長林宇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工總秘書長呂正華、全國創新創業總會秘書長謝戎峰及臺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共同探討創新產業發展具體策略及資源。
壓軸登場的《亞洲創新杯》決賽透過競賽挖掘具潛力的海內外創新企業,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資本創新交流平臺。此次競賽逾70組團隊參與徵件,其中更有九家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及芬蘭等海外新創,涵蓋人工智慧、數位雲端、衛星通訊、智慧醫療及半導體等多元產業。